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二 )


凝聚星际尘埃、吞噬星际物质并形成新恒星的引力;外围正在坍缩并且将周围气体“蒸发”的恒星;内部狂暴的年轻恒星的强烈恒星风 , 吹散星际尘埃 , 阻止新恒星的进一步成长 。
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凭借哈勃的惊人的分辨率 , 我们可以判断两张照片拍摄期间创生之柱的惊人变化)
目前来看 , 第三股力量似乎略占上风 。 从2015年和1995年两张创生之柱照片对比中 , 天文学家发现:最大的一根支柱有一股强大的喷流 , 使其在这20年的时间里野蛮生长了1000多亿公里 。 这个距离是日地距离的近1000倍 , 同时通过这个距离除以时间 , 天文学家推测其扩散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00公里/秒!
不同波长范围下的创生之柱发布于1995年和2015年的两张创生之柱照片 , 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可见光范围内拍摄到的 。 但是 , 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中非常狭窄的一段 , 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 当我们利用不同的波长进行观测时 , 会看到不一样的创生之柱 。
红外波段下的创生之柱和可见光相比 , 红外光的波长比较长 , 因此受到的遮挡较弱 , 可以穿透重重迷雾 。
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文章图片
当天文学家利用红外波段观测创生之柱时 , 那些隐藏在浓密的星际尘埃身后的初生恒星之微光就不再受到限制 , 暴露在人类的眼前了 。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许多在可见光拍摄的创生之柱图片中看不到的恒星 , 在红外波段暴露无遗 , 这也印证了科学家对于鹰状星云的恒星育儿所身份的推测 。
X射线波段下的创生之柱这是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X射线波段拍摄到的创生之柱
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文章图片
可以看出 , 这张照片是以哈勃的照片为基础 , 但是通过X射线的观测 , 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可见光范围内不可见的天体 。 图中的光点都是恒星 , 其颜色根据X射线的强度递增 , 分别对应的是红色、绿色和蓝色 。 同时棕色的气体云也被渲染得更加浓重 。
红外波段的创生之柱2007年 , 天文学家又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红外波段拍摄了创生之柱的部分区域 。
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红外线可以检测温度 。 在这张照片里 , 天文学家发现红色区域的温度比想象中的要更高一些 。
3D效果的创生之柱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人类的想象 , 甚至还可以凭借强大的观测能力和海量的观测数据 , 帮助天文学家构建创生之柱的3D模拟场景 。 这样的工作 , 是1995年时的天文学家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
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文章图片
创生之柱3D模拟图像
从这张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虽然前面的图片都给我们一种三根支柱位于同一个平面的错觉 , 但实际上它们相距甚远 。 虽然最大的一根支柱高度达到了5光年左右 , 但是整个创生之柱的深度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
创生之柱或不再创生 , 崩塌是它的命运虽然名曰“创生” , 但这片庞大的恒星育儿所恐怕自身难保 , 面临着灭亡的命运 。
我们介绍过 , 宇宙中的恒星都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老手 。 在形成的过程中 , 它们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气体 , 不断发展壮大 。 等到点亮之后 , 它们就会开始辐射出强大的恒星风 , 将涌向自己的星际尘埃吹散开来 , 给自己清理出一片空旷的区域 。
科学求知者■创造无数恒星,却要被恒星摧毁,哈勃望远镜经典照片之创生之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