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五万魏武卒就能破五十万秦军,为什么魏武卒还是会湮没?( 二 )


上面我们也说了 , 魏武卒选拔是来者不拒 , 就算是奴隶也可以参加选拔 。 而奴隶一旦选拔上了 , 朝廷会解除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依附关系 , 奴隶就可以成为正常人 , 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
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吴起兵法》 , 孙武和吴起都反复强调了军队一定要重赏罚 , 且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 。 赏罚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 而吴起也一直在践行这一点 。
他多次请魏武侯举办庆功宴 , 目的就是犒赏三军有功将士 。 同时根据功劳士兵们的餐具也分:金、银、铜 , 食物也分:猪、牛、羊 。 他十分看重对士兵的赏罚 , 有功必赏 , 有罪必罚 。
魏武卒的训练
魏武卒五人为伍 , 设伍长一人 , 二伍为什 , 设什长一人 , 五什为屯 , 设屯长一人 , 二屯为百 , 设百将一人 , 五百人 , 设五百主一人 , 一千人 , 设二五百主一人 。
这种编制充分的发挥了军队的灵活性 , 让将军能做到指挥部队如同指挥手臂一样 , 灵活自如 。 同时吴起还设立了许多训练科目 , 比如单兵作战、阵法、联络等训练 。
这一系列训练的目的就是提高士兵战斗力 , 同时提高魏武卒团队协作能力 。
总结魏武卒的特点
1:经过长期的训练 , 单兵作战、团队协作能力强;
2:装备优良
3:作战意识强
4:士兵体能强
魏武卒总结
魏武卒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及不可复制性 , 在赏罚混乱的背景下赏罚分明的魏武卒就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 同时在大家都搞征召制的时候吴起率先搞起了募兵制 。 一个拿锄头的奴隶 , 和一个身披重甲的职业军人 , 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哪个战斗力高 。
魏人体能真的就比其他国家强吗?未必 。 但是魏人的作战情绪就是比其他人高 。 商鞅变法之后为什么秦军变强大了?秦军体能有质的变化吗?没有 , 商鞅只不过是加了一套赏罚标准罢了 。
大家都没搞赏罚标准的时候吴起提前高了 , 那魏武卒就是比其他军队有优势 , 但是其他人都陆续搞了赏罚标准 , 那魏武卒的优势就已经没有了 。 所以我认为魏武卒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及不可复制性 , 在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之后魏武卒的作战意志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
只不过那是后话了 , 吴起率先搞职业军人、重装步兵 , 这一个理念是非常超前的 。 在车兵为王的时代 , 吴起能拥有如此大的魄力放弃车兵转向重装步兵 , 这个魄力、高瞻远瞩的眼光是其他人不具备的 。
在吴起的带领下魏武卒创立了不败神话 , 是其他诸侯心目中不可逾越的高山 。 “齐之技击 , 不可遇魏之武卒”这就是当代人对魏武卒的评价 ,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其他诸侯的无奈和绝望 , 魏武卒的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 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 , 魏武卒开始逐渐臃肿 , 吴起走后魏武卒的发展就进入了天花板 , 并且开始走下坡路 。
魏武卒覆灭的原因
1:魏武卒人口老龄化
魏武卒是在公元前389年之前建立的 , 马陵之战时期为公元前341年 , 这期间时间跨度48年 。 假设一个新兵15岁入伍 , 那此时也63了(按照魏武卒的选拔标准 , 小孩子肯定是达不到的 , 必须是青壮年 , 因此年龄会在13-30左右) 。 马陵之战前吴起建立的魏武卒基本上都是风烛残年的老头子 , 他们就算有心也没那个力气上战场了 。
吴起训练的魏武卒严重老龄化 , 而吴起出走后魏国照葫芦画瓢训练出的魏武卒和吴起训练的魏武卒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 可以说 , 马陵之战时期的魏武卒就已经退化了 , 和巅峰时期的魏武卒有很大的差距 。 吴起出走后魏国后继无人 , 将军的愚蠢指挥更是加速了魏武卒的衰败 。
2:多次惨败导致损兵折将
如果任由魏武卒老化 , 那魏国霸权还能撑一段时间 , 但是多次惨败导致魏国损兵折将 , 魏武卒数量大大减少 。
桂陵之战庞涓率领的魏军全军覆没 , 马陵之战庞涓和太子率领的魏军全军覆没 , 伊阙之战魏军又一次全军覆没 , 三次惨败导致魏武卒数量锐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