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而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要想成为专家,这里有两个核心关键问题:
一、战略层面,要选对正确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都有自己比别人优秀的领域。要想成为专家,前提是你得先选对一个适合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进行精耕细作,才有成为专家的可能性。如果你的方向错了,即使你付出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
什么样的的方向才是正确的选择呢?答案是:发挥你才干优势的地方。下文有详细阐述。
杨毅:为什么你的人生总是陷入周期性的厌弃与迷茫?假如一份工作能够为你的“才干”优势的发挥提供充足的机会,那么,你可以得到以下3种回报:
一是能够从工作中获取驱动力,这解决的是工作意愿问题(我愿意干)。当你觉得这份工作令你没有干劲、浑身懈怠、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时候,那是因为这份工作本身的工作内容与你的“才干”本能相排斥或冲突。比如,让具备“取悦”优势的人去拜访客户,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令他兴奋的工作模式;假如一个人更喜欢安静地思考问题,那么,拜访陌生客户这种事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会令他极度排斥。让富有想象力的人去思考策划方案,天马行空式的工作内容也会令他充满激情;但假如一个人只擅长逻辑思维,那么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同样会成为他的梦魇和折磨。
为什么很多人换了多份工作,都觉得没有动力?最核心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所从事的所有的工作,都不符合他的“才干”优势,无法提供给他更多的驱动力。举个例子:某客户A,毕业两年,频繁跳槽、工作不稳定,迫切需要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考了公务员。但考上之后干了一两年,却发现成天琐碎的工作令自己实在厌烦,原本期望的那种稳定却无法令他充满干劲。原来,他内心里存在着“成就”才干,注定他不是追求安稳的人。他所追求的那种安稳,只是在他频繁跳槽的状态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伪需求”。而一旦这种“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内心里“贯穿始终”的行为模式就会跳出来,重新支配他的选择。
二是上手更快,能够得到更优秀的业绩表现(我能干好)。我们可以用“冰山模型”来解释这个概念。要想干好一项工作,要受到3种因素的影响:技能、知识和才干。技能和知识是呈现在冰山之上、可以观察到的部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进行弥补的部分。它只是在30%的层面上影响了一个人的业绩表现。而实际上,70%的业绩影响因素则隐藏在冰山之下,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在才干基础之上的胜任力。
为啥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而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在现实工作中,你可能会发现,同样的一份工作,有些人不怎么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或者,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他们得到的结果要远远超越其他人。而有些人则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他们想要的那种结果;或者,即使得到了,这个过程也要更加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表面上看,你们使用的都是同一种知识和技能。而最终决定结果的,却是才干,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竞争力。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经深度接触过一个广告设计小组,整个小组有10余人。这些人都具备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大多数人学历水平都在本科以上。但这些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却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只会修修补补,有些人只会模仿照搬,而真正能够设计出有创造力的优秀作品的人,却是其中一个只有高中学历水平的设计师。每次重要的设计任务,都是由他来主导,设计出来的作品经常能够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像这种超出常人的业绩表现,就与他内在的才干优势密不可分。
三是成就感和满足感,并愿意重复这一过程(我希望下次还这样干)。我们寻找一份工作,我们以为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但干到最后,你会发现,以钱为基础的物质刺激只是短暂的,而长久的刺激,则来源于工作能否带给你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缺乏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即使你能得到好的结果,你也没有动力前进,甚至,为了生存,你在忍受这份工作带给你的种种不快。我们曾经遇到一个客户,从事饲料销售工作,月薪10K+,业绩排名在区域前3,从事销售工作3年。在一个四线小城,按理说,他的业绩和薪水都是不错的,但他却下定决心换一个方向,理由是“自己本身比较内向,不想说话的时候还逼着自己去说,去想聊天的话题,这种感觉太难受了。”对于他来说,即使达成了优秀的销售业绩,但这个过程并不令他“感觉良好”,而是“太难受了”,完全没有那种业绩达成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于是,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不错的工作,在他眼中却成了一种煎熬,时时刻刻都想逃离。而对于真正能够发挥优势的工作来说,在工作完成之后,他会感觉良好,并愿意在下一次的工作中重复这种过程。
二、战术层面:要知道不断进步的方法和技巧。
即使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也依然需要不断的练习,才有可能成为专家。方法不对,你照样原地踏步。
工作以后,你做过哪些坚持超过一年的事?它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我自己发明了一个方法,叫LDCA循环法,并且一直在坚持使用,可以保证让你如何在一个拥有可上升空间的领域保持持续上升的能力。
这句话读起来可能有些拗口。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个概念:内卷化效应,指的是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这种行为通常是一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比如,有人长期从事财务工作,但工作10年,依然只会简单记账,其他的都不会,这就属于典型的内卷化效应。但财务这份工作,是不是只管记账这么简单的事情呢?显然不是。你随随便便上招聘网站一搜,你会发现年薪30W以上的财务职位比比皆是。
明明财务工作拥有较大的可上升空间,但很多人工作多年,就是无法看到更宏大的发展前景。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我自己发明的一个方法,可以保证让你在一个领域里持续上升发展,这种方法就叫LDCA循环。
但这个循环也不是我发明的,而是我改进的。LDCA的前身是PDCA循环,这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个名词。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
为啥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而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但是,假如我们从事的是财务工作,或者营销工作,或者运营工作,或者程序编写工作,与质量管理并无直接联系,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将这个循环进行了改进,由PDCA循环变成了LDCA循环。
为啥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而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第一步:Learn 学习
这指的是大量吸收知识,进行知识储备的过程。很多人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压根就没进行过完整的前期知识储备,于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只会抱怨太难,干不了,无法胜任。尤其是新人,典型的学生思维,自己压根不动手、不动脑子,恨不得找个保姆手把手教他怎么做。而实际上,每个领域的知识点数量总是有限的,只要你肯花时间,大概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5-10本,你就可以掌握80-90%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么多量的知识点,足以应付经理级的岗位,唯一的不足只是缺乏实战而已。
高中政治课本有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不是上司指导实践。得先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很多人连理论基础都没补充完整,就抱怨无法解决和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量变决定质变。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即使工作10年、20年,也无法出现本质上的变化。所以,大量进行知识储备,是你进行自我提升的第一步。
第二步:Do 实践
理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只有理论,那理论就成了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另外,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你才能重新认知理论,了解理论。
为什么非得进行实践,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知识的转化。我记得有人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得到、XX大学花了那么多钱,听了那么多理论,依然无法真正提升自己?我的回答是:你学的东西,你只是从理论上听懂了,但你并没有用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重新解读,所以,这个理论依然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这里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那就是知识的转化。没有转化,看再多的理论,那只是别人的,没有真正转化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那么,如何才能转化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比如,你从书本中或者课堂上学了某个财务知识理论,这一步,你只是听懂了。达到这一步不行,下一步遇到相关的财务问题时,你得知道如何用这个理论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新对这个理论进行解读,并最终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个过程,你会对理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于知识的转化,不得不提另外一项学习的方法:费曼技巧。这个技巧分为四步:1、选择一个概念;2、 把它教给完全不懂的另外一个人;3、 如果卡壳,回到原始材料;4、 回顾后简化语言表达。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大幅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但是在工作中,我认为比费曼技巧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办法,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实践才是检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步:Check 总结
第二步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太可能一帆风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及时回顾、复盘和总结。对于理论和现实完全吻合、没有出现问题的地方,下次依然可以用这种理论指导实践。而对于理论与现实出现冲突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冲突,下次应该如何避免或改进,并总结形成经验。
第四步:Adjust 调整
【为啥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而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但理论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实践检验,可以发现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这时候实践就要作用于理论,并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以保证其更符合现实情况。
通过上述四步过程,你就可以对于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形成完整、系统、深入的知识体系构建。通过日积月累(不需要太久的时间,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只坚持了3个月,就惊喜地发现这种方法在提升自身能力方面的极大作用,他明显感觉到与身边的同事拉开了差距),你就会慢慢成为这个领域里最厉害的角色。
■网友的回复
仅观点交流。不讨论“专家”头衔情况,讨论靠实力如果成为“专家”。
在知识产权行业,不缺乏题主现象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首先说说“专家”定义理解:“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
成为专家首先和技能有关,需要是相关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
核心有2个:相关领域,较高造诣。
核心1:
相关领域能回答为什么3年成了专家,很多新兴行业事物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细分产业的发展,先进入细分领域的从业者,和行业一起发展一起成长,有较高造诣自然3年、甚至1年也可以成为专家。
简洁说明:1、新出现的细分领域数量多,知识讲究深度;
2、行业人数少,竞争少。举个例子,国内会计考试每年有过千万人报考,前人一直在行业努力,后来者凭什么3年可以超越前者20年的努力和付出?
同一赛道上,参赛者速度不相上下,领先的自然是先起跑的人。
建议找到新赛道,在新赛道上做先起跑者。
核心2:
造诣较高很容易理解。造诣本质是个人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不会无中生有,必须靠努力学习、实践、探索历练出来。努力方法有高低,努力方向有对错,在对的时间做对了事情,专业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为什么有的人20年成不了专家,可能是行业太大专家都是有30年、40年从业经验的老前辈,也可能是自己还没达到专家的能力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