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党派e家』红四方面军与十七路军的“汉中协定”

杨虎城十七路军与红四方面军达成的“汉中协定” , 对1930年代陕西政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一方面 , 粉碎了蒋介石通过地方实力派与红军之间的战争来达到消灭红军和排斥异己的阴谋 , 既壮大了红军力量又保存了杨虎城的实力 , 使杨虎城有足够的力量与蒋介石周旋 , 维持了陕西各派政治力量的平衡;另一方面 , 杨虎城与红四方面军建立了联系 , 杨虎城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张 , 使其逐渐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 , 对西安事变的爆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杨虎城消极避战
红军顺利地进入陕西境内
1932年6月 , 国民党60万大军对中共苏维埃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 。 10月 , 鄂豫皖根据地主力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后 , 向西转移 。 11月上旬 , 张国焘、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从商南县河坪村进入陕西境内 。 红四方面军入陕后 , 蒋介石一方面命令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等追击“入陕共军” , 而且还下令杨虎城配合国民党中央军“围剿”入陕红军 。 10月26日 , “电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兜剿陕南龙驹寨一带共军”;12月13日 , 又电令说:“除非其所守官兵亡尽 , 则不深究 , 否则必照连坐法彻办……第十七路为兄直属部队 , 尤应严厉督促 , 以为其余部队之倡 。 ”(吕芳上主编:《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第3册 , 第766、794页)因杨虎城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矛盾比较深 , 加之胡宗南仗着中央军的派头 , 对杨虎城十分轻慢 , 一是冷落杨派来与胡宗南接洽的代表 , 二是胡宗南经过西安驻军韦曲 , 亦没有拜访杨虎城 。 按照国民党内的级别而言 , 杨虎城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 军衔为陆军二级上将 , 而此时的胡宗南只是中将师长 。 胡宗南理应拜访地方长官 , 但他借着“天子门生”和中央军的威势 , 故意轻慢于地方杂牌军 。 时任胡宗南少将参谋长于达回忆说:当胡宗南部到达韦曲时 , “我立即向胡先生建议:我们对杨虎城的代表既没有好好招待 , 现在 , 无论如何杨是主人 , 我们总是客军 , 他既然曾派代表来欢迎我们 , 现在我们到西安大门口了 , 在礼貌上也应该去看看他” 。 (张俊宏编:《于达先生口述历史》 ,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 , 第56页)胡宗南没有听他的参谋长的建议 , 而是骑马出去游玩去了 。 胡宗南的傲慢无礼使杨虎城对国民党中央军及胡宗南本人产生反感甚至嫉恨 。 因此 , 在胡宗南率部追击红四方面军时 , 杨虎城选择了消极避战 , 既没有派军队到漫川关配合胡宗南围堵红军 , 也没有在红军翻越秦岭从大峪口进入关中时给予有效的抵抗 , 使红军顺利地进入陕西境内 , 翻越秦岭 , 一度到达关中地区引镇 , 距离西安城不足四十里 。
红四方面军到达关中时 , 为避免与红军交战 , 杨虎城一度计划将主力部队撤到渭北三原一线 。 (连瑞琦:《与杨虎城共同反蒋的片段回忆》 , 《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 ,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 第36页)因杨虎城消极避战 , 红军在关中几乎没有受到阻力 , 顺利通过陕西蓝田、长安、周至等县 , 并顺利离开关中 , 二次翻越秦岭 , 向秦巴山区转移 。 于达说“当我们(指胡宗南部——引者注)由漫川关到山阳时 , 杨虎城的代表曾交给我们一本密码 , 俾便于双方直接联络 。 战况激烈时 , 胡先生(指胡宗南——引者注)电告杨虎城 , 请派兵阻住汤峪口、大峪口一带……堵的任务也很容易达成 。 杨却仍然爽约 , 将部队放在渭河北岸相差五十里处 , 使‘匪部’从从容容地出了大峪口、汤峪口而直往西去 , 毫无阻碍” 。 (张俊宏编:《于达先生口述历史》 , 第56页)杨虎城一再“爽约”不愿意与红军交战 , 说明九一八事变后 , 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他已经不愿意为蒋介石集团卖命打内战了 。
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翻越秦岭后 , 12月9日 , 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南 , 19日向川北进军 , 迅速占领通江等地 。 1933年2月中旬 , 在通江县召开了川陕革命据地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 正式成立川陕苏维埃政府 , 开始建立和扩大以川北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