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谭■德宏、普洱、帕米尔……这些中国地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杂史谭■德宏、普洱、帕米尔……这些中国地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华民族是一个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 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上 , 尚且有着不少兄弟民族创造的地名 。 与汉民族创造的地名一样 , 这些少数民族来源的地名同样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
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名 , 因为汉字的掩盖而原语痕迹变得隐蔽深沉、漫漶难辨 。 譬如来自蒙古语的“锡林郭勒” , “锡林”就是高原之意 , 而“郭勒”指的是河川;两者连起来的“锡林郭勒”自然就是高原河川的意思 。 又如处于怒江下游的“德宏”来自傣语:傣语称下游为“德”、怒江为“宏” 。 另一个云南地名“普洱”则出自哈尼语 , “普”为寨 , “洱”为水湾 , 意为“水湾寨” 。 至于新疆的“阿勒泰”在蒙古语中义为“出金子的地方”;有人就揶揄 , 连阿勒泰的山羊走的也是“黄金道” 。 而“帕米尔”在塔吉克语则指“最高的地方” , 生活在此处的塔吉克人认为 , 这里的水向世界的四方流去 。

杂史谭■德宏、普洱、帕米尔……这些中国地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文插图

普洱以茶闻名
另外 , 新疆还有个叫做“呼图壁”的地方 , 但它既不是蒙古语 , 也不是塔吉克语 , 而是锡伯语(与满语关系极近) 。 18世纪中叶 , 住居在东北的锡伯人奉乾隆帝之命前往新疆伊犁戍边 , 途径此地宿营 , 因当地旋风多 , 坟地多 , 惊扰得锡伯官兵一晚上睡不着觉 , 因此他们遂为之起名“有鬼(呼图)的地方(壁)” 。
另有一些地名 , 即使写成了汉字 , 仍旧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 令人一望即知 。 在这方面 , 藏区的地名尤其典型 。 藏语称“江、河”为“曲” , 称“湖泊”为“措、错” 。 前者如“那曲(意为黑色的河流)” , 后者如“纳木错(“天湖”)” 。 此外 , 藏语地名中称长江为“直曲” , 意为母牦牛河 , 形容长江源头如同母牦牛鼻孔中流出的两股泉水;而“青海湖”在藏语中叫做“错温布” , 其含义倒与汉文神似 , 就是“青色的海”的意思 。 藏族地名中另一个具有特色的名称是“隅(“地方”)” 。 今天的藏东南沿喜马拉雅山麓一带 , 从西往东称为“门隅”、“珞隅” 。 “门”在藏语中指“低热多树的河谷” , “珞”在藏文中有一种意思为“南方” 。 毫无疑问 , “低热多树的河谷地方(门隅)”与“南方地方(珞隅)”正体现了当地与藏民族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

杂史谭■德宏、普洱、帕米尔……这些中国地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文插图

纳木错
与其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西南边陲 。 “那”(或“纳”)在同属壮侗语族的壮、傣、布依等兄弟民族语言中的含义为“水田” 。 由于壮侗语族将形容词置于名词之后 , 故而在壮、傣、布依族等民族地区 , 有着许多冠以“那”、“纳”字开头的地名:“那波”即“有泉的田”;“那板”即“村寨的田”;“那隆”则是“大块的田”的意思……如此“那字”地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最广(57个县市) 。 如在《靖西县地名志》中 , “那”类地名达387条;《龙州县地名志》中 , “那”类地名亦有184条 , 且多为世代相传的村镇地名 。 贵州还有些地名 , 记录了族群分布的历史变迁 。 贵州省毕节县有个“普宜” , 普定县有个“补堆” , 两者都是彝语的音译 , 前者意思是“仡佬族的居住地” , 后者意即“仡佬人的山寨”——尽管两地今天已找不到仡佬族人的踪迹 。 毕节县还有个“撒拉溪” , 在彝语里指的是“回族居住的地方” , 相传此地元代为回回军队驻地 , 彝族在后来才聚居于此 。
当然 , 在少数民族的地名里存在一种情况 , 即居民的族群构成虽已变化 , 但原有的地名被新迁入的居民所接受和承袭 , 继续沿用了下来 , 从而形成地名语言和后来居民的实际状况背离的现象 。 清初以来满人纷纷从龙入关 , 大批汉族居民却在清代中期之后陆续迁居东北且后来居上 。 尽管如此 , 原先地名的满语背景还是沿袭了下来 , “黑龙江”与“吉林”即是如此 。 满语称“黑龙江”为“萨哈连乌拉” , 也就是“黑(萨哈连)”“江(乌拉)”的意思 。 相比之下 , “吉林”的含义就显得费解 。 当地在清代早期的满语里原名“吉林乌拉” , 也就是“沿江”的意思 , 后来截取前半部分 , “通称吉林”乃是“从汉之讹 , 省文也” , 其原义倒是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