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大宋,还原真实宋朝
《清平乐》以精良的制作、高水平的服化和考究的台词真实还原了“仁宗盛治” , 再次掀起一波“宋朝热” 。 一幅幅繁华喧闹的市井画面 , “背默天团”晏殊、欧阳修等大家在朝堂之外吟诗作赋的风雅日常 , 引发大众对宋代社会的无限遐想 。4月28日晚 , 世纪文景出版公司和哔哩哔哩直播“学海遨游计划”联合举办的世界读书日系列分享压轴邀请了宋史名家虞云国教授 , 在B站进行了主题为“夜访大宋 , 去‘瓦舍’听书、刷剧”的直播分享 , 虞云国携新书《水浒寻宋》而来 , 倚仗深厚的学术功底 , 游走于正史、笔记、话本、戏曲之间 , 不但还原了活色生香的宋朝生活 , 也复现了市民阶层的衣食住行玩 。
《水浒寻宋》 本文图片均由出版社提供去宋代的勾栏听书作为世界读书日系列分享的压轴场 , 虞云国便从阅读出发 , 以书籍打开了宋朝的大门 。 以钱惟演为例 , 宋朝的士人有三种读书状态 , 第一种状态是坐在椅子上 , 正经地看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第二种状态 , 是躺着看小说;第三种状态是上厕所的时候 , 带上小词(就是宋词)去独唱两首 。 但宋代更多的是没有识字能力的普通百姓 , 他们则通过听书来进行文化娱乐 , 而大众获知文化的场所就是瓦子和勾栏 。
瓦舍勾栏歌乐图瓦子在《清平乐》中也是多次出现的地点——韩琦“奉旨”到瓦舍看皮影戏 , 仁宗为了探知民众对生母死因的议论 , 也带上韩琦微服到瓦舍听说书 。 剧中的瓦舍人头攒动 , 座无虚席 , 观众面前都摆着吃食 , 有的看有的吃 , 好不惬意 。 瓦子有时候也叫瓦舍 , 其中的演艺人员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江湖艺人 , 还有一种就是勾栏艺人 , 江湖艺人在宋代又被称为路岐人 。 “瓦子和勾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 瓦指的是什么?是说这个场所就像瓦一样 , 聚合的话就聚起来了 , 然后在这儿消费的人走了 , 就像瓦散了一样 , 所以把它叫做瓦子 。 它实际上是集饮食、演艺、娱乐、消费于一体的一种综合场所 , 类似于上海的大世界和北京的天桥 。 而勾栏是一个专门的演出场所 , 我们可以看到勾和栏这两个字很清楚 , 就是把演出的区域划定下来 , 用绳索或用木门把它围起来成为勾栏 。 ”虞云国介绍道 。勾栏演出具备了专业化、商业化和大众化三个特点 , 因此 , 勾栏里的演出种类十分丰富 。 傀儡戏、皮影戏等等争奇斗艳 , 虞云国着重介绍了听书 。 区别于广义的演唱和说唱 , 虞云国介绍的听书取的是狭义的说话 , 类型也较为丰富 。 一种是说经 , 演说佛教的经书 , 甚至于儒学的经典 , 最著名的像大唐三藏取经之类的佛教经书 , 后来演变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 。 第二种是讲史 , 专说史书的 , 构成水浒故事和《三国演义》的雏形 。 最受欢迎的一种是讲小说 , 也就是说市井故事 , 传奇故事、悲欢离合、悬疑侦案等等都备受喜爱 。穿越到宋朝过一天为了生动直观地再现宋代普通民众最真实的衣食住行玩 , 虞云国以一个进汴京赶考的书生的视角 , 带观众们度过了经典的宋朝市民阶层的一天 。 虞云国直言 , 如果来一场历史穿越 , 绝不愿意穿越到南宋宋高宗和秦桧专政的时代 , 他将旅程定位到了宋仁宗时期 , 即嘉佑年间 。 在嘉佑年间 , 一个宋朝的书生想要金榜题名 , 需要经历地方考试、省试(又称礼部试) , 然后才能进入殿试 。虞云国将自己设定成绍兴一带的考生 , 在三月阳春之际 , 通过坐轿子来到了新昌县 。 随后 , 坐太平车赶到了岳州 , 经由运河 , 途经杭州、郑州、扬州等地抵达东京开封 , 体验了一把宋朝的各种交通工具 。 到了首都的“虞考生”一早就被客店下面早市的喧嚣给吵醒了 , 宋朝以前城内作为商业交易区的“市”和作为居民住宅区的“坊”是分离的 , 到仁宗时期允许临街开设店铺 , 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 。
早市“虞书生”戴上头巾 , 穿上蓝衫 , 束上腰带 , 穿上麻布鞋 , 要是乐意还可以在头上戴一朵鲜花 , 簪花是时下的一种男子时尚 。 由于对鲜花的大量需求 , 宋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种花业 , 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花市 , 都是百姓生活品质提高的表现 。 “虞书生”出门吃了个炊饼(实心馒头) , 喝了碗豆腐羹 , 来到大相国寺 。 大门前的空地上 , 有人正在踢气毬(也叫蹴鞠) , 是一种用哺乳动物的膀胱作为内囊 , 然后外面缝上兽皮等制成的球 。 开封城里面还有专门踢气毬的组织 , 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民间足协 。 2004年7月15日 , 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 。
蹴鞠图(气毬)在大相国寺逛到晚上 , “虞书生”约了朋友一起去东京第一大酒楼——樊楼 , 小酌一杯 。 樊楼是东京的地标 , 原先是造在卖白矾的地方 , 才把它叫做矾楼 , 现在把它改成樊梨花的樊 。 华灯初上 , 酒足饭饱后 , “虞书生”跟朋友去瓦子里听书 , 作为一天的睡前娱乐 。宋朝那些事儿跟着虞云国度过了宋朝的一天后 , 观众对宋朝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 。 首先就是古代女子缠足的问题 , 关于缠足的起源 , 虞老师指出真正有记载的缠足始于五代十国时期 , 李后主的舞女窅娘美丽多才 , 能歌善舞 , 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花台 , 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 , 命窅娘以帛缠足 , 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 , 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 。 “但是 , 进入到宋代以后 , 从我所掌握的材料看 , 在宋神宗即位以前 , 估计缠脚的情况只是从宫廷流传到勾栏艺人这么一个层面 。 宋神宗开始 , 苏东坡的词里就写到小脚了 。 到了宋徽宗时期 , 小脚在东京城里面就比较普遍了 。 这实际上就是当时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念 , 肯定是应该加以谴责的 。 ”虞云国说 。即使有缠足这样的如今看来是糟粕的文化风靡 , 但宋朝都城的繁荣和开放是确凿的 , 也让人不禁对宋代的国际交往产生好奇 。 虞云国认为东京作为北宋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 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场所 。 北宋当时基本上被封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 但北宋在北方还有对外贸易港口 , 比如山东半岛就有到高丽和日本的航线 。 但主要港口都在南方 , 宁波、广州和泉州 , 是三大外贸港口 。 这些港口弥补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 , 所以还是有海外商人来到宋朝 , 甚至于从广州进入开封的 。 外国人常驻情况整体恐怕不能和唐代的长安相比较 , 阿拉伯化、欧化的外国人比唐代长安要少 , 但是其他的外国人如来自东南亚一代的外国人还是不少的 。宋朝的经济、文化的繁荣 , 和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 , “宋代是所谓君主和士大夫官僚共治天下的一种政治格局 。 在唐宋时期的社会变化以后 , 宋代就出现了所谓的宋学 , 其中以理学为标志 。 当时的体制下面就出现君权为一方 , 宰相权掌握行政权为一方 , 监察权为一方的权利制衡的这么一种雏形 。 ”虞云国说 , “它进步的一方面 , 是受宋学影响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理想人格 。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曾说过‘为万世开太平’ , 这句话实际上代表着当时士大夫理想里面的一种最高的层次 。 这种理想也就成为宋仁宗时期宋代君主官僚政体的一种指导思想 。 ”
推荐阅读
- 就事论事,还原黑人弗洛伊德之死的真相
- 袁载誉|还原蒙尼尔事件:貌美女子为什么被亲生母亲,囚禁25年
- 真相|振聋发聩!香港多本书籍还原“修例风波”真相
- 同款照片!还原妈妈的最美瞬间
- 还原真实的虎将赵云
- 从《清平乐》看大宋美食,满屏尽是撩人食欲
- 那些让你背全文背到发疯的大宋读书人
- 大众网蒙娜丽莎、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济南一幼儿园萌娃“神还原”世界名人名画
- 大宋再大,也只是宋词的一部分
- 浙江一姑娘走着路孩子生出来了 监控还原惊魂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