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说书】安此亿兆生——北宋募兵制的功过是非,树兹万世策

#清平乐#
【三秦说书】安此亿兆生——北宋募兵制的功过是非,树兹万世策
文章图片
北宋《金明池夺标图》 , 展示了北宋的繁华
现在的人们对于北宋王朝的感情是复杂的 , 既惊讶于它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登峰造极 , 又感叹于它对辽、对夏战争中所遭受到的挤压和耻辱 。 在批评者眼中 , 积贫积弱俨然已经成了北宋王朝的专用名词 , 而募兵制则是造成积贫积弱的最重要根源之一 。
募兵制 , 即由政府出资雇佣民众当兵 , 且一旦招募入伍 , 就是终身制的职业兵 , 即使是疾病老衰也不会被淘汰 。 北宋把全国军队分为禁兵、厢兵、乡兵、蕃兵四种 , 募兵主要指的是禁兵和厢兵 , 其中禁兵是正规军 , 负责战守 , 厢兵是后勤部队 , 不负责打仗只负责杂役 。
募兵所需的经费全部来自国家财政 。 北宋朝廷每年从民间召收大量的失地失业农民加入军队 , 使得兵员数量逐年膨胀 , 导致北宋募兵所消耗的国家财政之多 , 为历朝历代没有 。 按蔡襄《论兵十事疏》中“养兵之费”说道:“一岁所用 , 养兵之费常居六七 , 国用无几矣” , 即养兵费用每年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60-70% , 国家财政已经捉襟见肘了 。 而且蔡襄所说的养兵之费指的还只是静态的养兵之费 , 并不包括对辽或对西夏的历次战役所需的军费 , 以及各地禁军每三年一次的“更戍”流动费用 。 募兵制使得王朝财政一直处于拮据困乏的窘境之中由此可见 。
同时 , 北宋实行的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军事指挥体系 , 以及将帅与士兵之间、驻军与地方之间的“更戍”方法 , 其目的就是务必要使得“兵无常帅 , 帅无常师 。 上下相维 , 不得专制” , 防止将帅与士兵之间产生感情 , 军队与地方之间产生感情 , 以避免重现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以及“陈桥兵变、黄袍回身”一幕 。 但带来的后果就是兵不知将 , 将不知兵 , 战力低下 。
【三秦说书】安此亿兆生——北宋募兵制的功过是非,树兹万世策
文章图片
耶律倍所绘《骑射图》中彪悍的辽国骑兵
然而 , 正如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面一样 , 募兵制也有它好的一面 , 甚至其好处大到可以让北宋王朝历代皇帝都忽略它的缺点的地步 。 北宋立国之初 , 主要面对着几个问题:如何让赵宋政权能够巩固?如何结束五代十国以来持续了几十年的割据纷争局面?如何安置大量的因战争和土地兼并从土地上被排斥出来的农民 , 使其不会纠集起来反抗现政权?宋太祖的解决方法是把兵和民彻底区分开来 , 把这些失地农民、犷悍之徒召募至军队养起来 。
宋太祖曾经让赵普等大臣建议可以造福百代的大事 , 赵普等人提了若干意见 , 太祖却不满意 , 让他们再想想 , 赵普等人实在想不出了 , 只好问太祖 , 太祖说道:“可以利百代者 , 唯‘养兵’也 。 方凶年饥岁 , 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 , 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 ”宋太祖所用的“养”字 , 实在妙极 , 包含多种意思 , 一是培养的意思 , 将这些召募入伍的人训练和培养成正规军 , 对外则防御辽国和西夏 , 对内则镇压各种各样的造反、骚乱;二是圈养的意思 , 即把大量的破产失业农民招募到军队 , 把本来可能反抗现政权的力量变成维护现政权的力量 , 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三是赡养的意思 , 把疾病老衰的募兵用国家财政供养起来 , 带有社会福利的性质 。 正因为募兵存在着这么多重大的好处 , 宋太祖才要求后续之君务必要遵循下去 , 不得改变“祖制” 。 所以北宋历代皇帝不论是从遵循祖宗之法的角度 , 还是维护统治地位的现实需要 , 本就不会有意愿去改变募兵制 。 事实上 , 在募兵制之下 , 有宋一朝 , 始终没有发生类似于唐朝黄巢、明朝李自成那样规模的造反 。
【三秦说书】安此亿兆生——北宋募兵制的功过是非,树兹万世策
文章图片
攻城野战利器—投石机
面对募兵制造成的财政困境 , 北宋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如范仲淹、庞籍、文彦博、欧阳修、苏轼、苏辙、司马光等都曾呼吁要进行变革 , 其中以王安石最为激进 , 更是想实行将兵法以提高禁军战斗力 , 实行保甲法以征兵制代替募兵制 。 这些人都是北宋王朝的中流砥柱 , 对宋王朝也是忠心耿耿 , 实在是很奇怪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当朝皇帝不会也不愿改革募兵制的帝王心理、帝王之术?为何不能因势利导 , 以募兵制为前提 , 实施富国强军战略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