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人或夫妻之间,真的有所谓的“真爱”存在么是不是男女之“爱”被包装的太过于神圣了

谢邀。听起来问题有些复杂,也感觉到你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索,就我自己的感觉,来简单答一番吧。对于爱,这个定义和意义都太复杂,因为实在涵盖了太多。而给我的感觉是,这些其实都存在着,很难非此即彼。既有你说的“激情因素”,也真的有文学作品中的足够宏伟的深入人心,同时也有真实生活下的相濡以沫或百般聊赖。激情过去了,也许两个人的爱也就过去了。这是有的。足够宏伟的深刻,生死与共的经历,这个人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此生足矣,也是有的。真实的日子中,彼此依赖着对方,这是有的,生活就是聊赖的度过,彼此一起走而已的搭伴,也是有的。能说,这些要分为“是爱”或“不是爱”么?还是说,这都是爱在不同人的生命中呈现的不同形式?换句话说,这不是被定义的“怎样才算爱”,而是,这就是“属于你的爱”?你说了一点,我很感兴趣。就是如果当初你选择了一个人,就是因为“某些原因”选择的,有取有舍。但后来却可以走到,“可以不取不舍,不挑不剔,对方怎样自己都能接受”的局面上,这是为什么?是么?我是这样感觉的。无论是取或舍,其实这里面都带有“自我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原本是要放在自我的身上,是对自我价值和满足的一种延伸。就如同父母会对孩子有希望有要求,这常常是“通过孩子来对自我进行更大化的延展”,那么,对于伴侣,我们也同样“不会放过”。因为这会是非常好的一次机会,能实现更多的“自我可能”。包括心理层面的补偿。比如安全感,比如性格上的补缺,比如你想得到却又不曾得到的,比如你一直“被训斥让你感到缺少的部分”。举例来说,当你一直被说成“不够聪明”,你可能会对此非常在意,那么你未来寻找的另一半,极有可能会是“表现的很聪明”的那一类,因为当你缺什么,那部分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耀眼的点,在闪闪发光的吸引你。哪怕ta其他的方面都不是那么的合乎你的要求。于是,在这便实现了你说的“有取有舍”的局面。但之后呢?自我的期待,总不会在他人身上得到根本性的满足。因为他人就是他人,不是自己,也不能由着自己。于是,要么重点还是回到自我的身上,自我寻求,要么,慢慢地接受真实的对方的状态,放下执念,其实这同样是放下对自我的执念,接受自己可能的缺失。如果是前者,那么你成长了,你的自我就成为了你期待中的个体,不需从他人身上得以满足,所以“无需要求什么”。如果是后者,那么你也成长了,你的自我意识到,自己所能做到的局限,这也不是他人所应该为你承担的任务,你也就放下了。但无论怎样,这都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所以这都不容易。而当人能更清晰的看到自我时,也往往就能更清晰的看到对方了,包容,理解,常常从这一刻就能给到,因为,谁都有希望有期待,却也都有“各自所不能”。当然,“两人相伴在一起”的状态实在太多,我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尝试着呈现一种类型,而更多的,无法一一尽数。因为,我也不知道。。很多事情,很多感觉,很多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常常没有一个固定而统一的答案,只能不断的观察着,体验着,感受着,且尝试着更深入的明白一点点,如果就这么给出答案,也许这才是不够严谨的吧,这是我的感觉,仅此而已,感谢你的问题。
■网友的回复
看完了你下面的问题详述,觉得你说的非常好。这里无法系统地阐述我的看法,就拣几处要点说说吧。(1.如果你不继续这段关系。那是否说明你爱的只是一个人身上的某些点,而不是完整的那个人。)一个人不就是他身上所有点的总和吗?他的外貌、他的性格、他的家境、他的财产等等,如果他身上的某些点(吸引你的那些点)改变了,那“完整的那个人”到底是什么?(2a.你继续这段关系,你认为他会变好。那是否说明你内心其实还是对那些“要求”有所期待,只是你权衡了一下你的内心感觉,做了一个长线的投资。)“他会变好”“期待”“长线投资”等心理活动中包含了时间,而心理上的时间感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说的“爱”指的是宗教上的那种无私的大爱与慈悲,那这种“爱”必须是超越时间的。(首先,我把所谓的“爱”定义为那种持续,无条件的爱。类似于给孩子的那种。)你觉得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无条件的吗?确实,在孩子很小,比如只有几个月或一两岁,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叫爸爸妈妈,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处于自然关系阶段,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是无条件的。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学会了说话,也知道了他的父母是他的父母,开始产生了自己的自我,父母也知道了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是他们的父母,那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进入了社会关系阶段,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就不是无条件的了,而是沾染了社会的成分,比如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攀比,对自己的孩子报以期望,甚至孩子的长相是否可爱也会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心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