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斋#薛瑄:理即在气中 (上)韦力撰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对薛瑄的定位是:“薛瑄 , 在北方开‘河东之学’ , 门徒遍山西、河南、关陇一带 , 蔚为大宗 。 其学传至明中期 , 又形成以吕柟为主的‘关中之学’ , 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盛’ 。 ”同时该书中也讲到了前人对薛瑄的评价:“薛瑄以‘复性为宗’ , 强调日用人伦 , 恭行践履 , 清人视为朱学传宗 , 称他是‘明初理学之冠’ , ‘开明代道学之基’ 。 ”为此 , 赵北耀在其主编的《薛瑄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序言中把薛瑄称为:“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 , 河东学派的创始人 。 ”
关于河东学派 , 似乎远比不上王阳明所开创的姚江学派 。 虽然如此 , 河东学派却与姚江学派共同成为明代理学的两大分支 , 《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八中有这样的话:“大抵朱、陆分门以后 , 至明而朱之传流为河东 , 陆之传流为姚江 , 其余或出或入 , 总往来于二派之间 。 ”
本文插图
薛瑄撰《薛子道论》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子书百家》本 , 书牌
本文插图
薛瑄撰《薛子道论》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子书百家》本 , 卷首
此话称朱子与陆子分成两大派别之后 , 朱学在明代流传于河东地区 , 而陆学流传于姚江地区 , 其他的派别其实也都是这两派的支脉 。 由这段话可知 , 河东学派遵奉的是朱子的学说 , 而姚江学派则是属陆九渊的观念 。 而《总目》在卷五十八中则更为清晰地点出了薛瑄之学与王阳明之学的脉络与区别:“朱、陆二派 , 在元则金、吴分承 , 在明则薛、王尚异 , 四百年中 , 出此入彼 , 渊源有自 , 脉络不诬 。 ”
薛瑄既然对理学有这么大的贡献 , 按照传统的观念 , 他一出生肯定就与凡人不同 , 果真在《明史》卷二八二中所记载的《薛瑄传记》就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母齐 , 梦一紫衣人谒见 , 已而生瑄 。 ”薛瑄的母亲齐氏梦见到一位紫衣特来相见 , 后来就生出了薛瑄 。
本文插图
薛瑄撰《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 , 明万历四十二年薛士弘刻本
而这个小孩子也从小就超级聪明:“性颖敏 , 甫就塾 , 授之《诗》、《书》 , 辄成诵 , 日记千百言 。 及贞改任荥阳 , 瑄侍行 。 时年十二 , 以所作诗赋呈监司 , 监司奇之 。 ”他这么小的年纪就显现出了记忆力超强的本领 , 但他最初所学除了儒家经典就是吟诗作赋 , 但后来他遇到了两位研究理学的老师 , 才让他改变了治学方向:“既而闻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深于理学 , 贞乃并礼为瑄师 。 由是尽焚所作诗赋 , 究心洛、闽渊源 , 至忘寝食 。 ”
薛瑄的学术观念是怎样的呢?《明史》中称:“瑄学一本程、朱 , 其修己教人 , 以复性为主 , 充养邃密 , 言动咸可法 。 尝曰:‘自考亭以还 , 斯道已大明 , 无烦著作 , 直须躬行耳 。 ’”薛瑄完全是遵奉程、朱之学 , 他曾说从朱子之后 , 理学已经十分的宏大 , 所以用不着再在这方面做出新的研究成果 , 只要努力学习朱子的著作就足可以了 。 也正是因为他说过这样几句话 , 故而后世有些学者评价薛瑄只是继承而无所发明 。 其中对薛瑄批评较多者 , 则是黄宗羲 , 黄在《明儒学案》卷七中说:“河东之学 , 悃愊无华 , 恪守宋人矩矱 。 ”
也正因为黄宗羲有着大儒的身分 , 而他的《明儒学案》又流传甚广 , 故黄对薛的评价几乎成为了业界定论 。 虽然如此 , 也有人替薛瑄打抱不平 , 比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八中就说过这样的话:“宗羲生于姚江 , ……故于薛(瑄)之徒 , 阳为引重而阴致微辞;于王(阳明)之徒 , 外示排击而中存调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