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璇@扶贫路上有收获(干部状态新观察·提升贫困治理能力)( 二 )


光明村5组的冉思芳曾因病致贫,张海华根据扶贫政策给予帮扶后,建议他参加培训,学得一技之长 。“起初我们不愿意去,觉得太费事 。”冉思芳说,张海华为此多次上门做工作,一家四口才分别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养殖、厨师等技能培训 。
去年,冉思芳家收入几十万元,盖起了新房,今年还准备再扩大养鸡规模,日子越来越红火 。
村里的脱贫攻坚成效初显,张海华又着手探索电商卖货 。“有了好产品,还得拓宽销路,把品牌做靓 。”张海华信心十足,今年前3个月,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村里的农产品还是销售近百万元 。“扶贫就是要不断突破,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
成长
如何读懂农村这本书?
2017年初,当车子开进河北张家口蔚县醋柳沟村时,刚刚到任的第一书记郭璇心情复杂:村民住的是窑洞,出门都是泥,这贫咋扶?
村里需要花钱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哪些问题最迫切,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郭璇一片茫然 。“如果只是修修房子刷刷墙,不彻底解决问题,我这趟就失败了 。”
毫无头绪中,郭璇开始留意每个村民的想法 。要治贫,先知贫 。在多种诉求中找到交集,才能寻得贫困的根源所在 。
在醋柳沟村,每年1600多亩优质木瓜杏成熟上市,价格不错,这让城里生、城里长的郭璇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无法致富 。起初村民不信任,不愿多说 。直到多次诚心长谈加实地调查,郭璇才发现,出村的道路不畅,采杏下山只能肩扛手搬 。由于保鲜期短,大半的果子眼看着烂在地里,村民们只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
更重要的是,当时村里干旱缺水,全村76户人家只有一个露天小水窖,人畜共用,细菌滋生,导致当地布氏杆菌病呈高发态势 。
抓住要害,才能迎面直击 。郭璇说,他多次前往省会,联系媒体开展扶贫义卖,售出鲜杏4万斤,筹得27万元 。除了返利村民,精打细算下,还为村里修了9300米“杏福路” 。郭璇又四处募集资金,安装潜水泵、蓄水桶,钻出一口200多米的深水井 。
“出水那天,井口涌着水,老乡流着泪,我知道我做对了 。”郭璇说,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他愈加明白要想真脱贫,就得量身定制,精准施策 。
醋柳沟村地处偏远,海拔又高,但对禽类养殖而言,却是阻断疫病的一道天然屏障;村里窑洞多,居住条件差,但稍加改造,却是颇具特色的乡村民宿 。学养殖技术、做旅游规划,尽管这是他的知识盲区,但郭璇一步步探索 。如今,村里养殖的油鸡已有约万只,乡村旅游也在快速发展中 。
郭璇说,青年干部驻村帮扶会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 。一开始想法单纯,却要面对很多复杂艰巨的任务;紧接着想做事情,没找对方法,往往晕头转向;最后,苦练内功,对症下药,回归简单 。“关键是要读懂农村这本书 。”
醋柳沟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48%到2019年11月已降为0 。“部分老乡一开始对我不理不睬,后来全村人按上红手印集体挽留我,我想,这是我成长最好的见证 。”郭璇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