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投入』被视为梦幻存储的MRAM 为何吸引半导体大厂相继投入?

目前存储市场以DRAM与NAND Flash为主流 , 而近年来 , 在人工智能、5G 等需求推升下 , 新兴存储M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 逐渐成为市场焦点 , 是什么原因吸引台积电、英特尔与三星等半导体大厂 , 相继投入研发?
随着半导体产业持续朝更小的技术节点迈进 ,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与NAND Flash(闪存) 开始面临微缩挑战 , DRAM 已接近微缩极限 , 而NAND Flash 则朝3D转型 , 除微缩越趋困难外 , 在高速运算上也遭遇阻碍 。
『相继投入』被视为梦幻存储的MRAM 为何吸引半导体大厂相继投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在人工智能、5G 时代来临下 , 数据需求量暴增 , 随着摩尔定律持续向下微缩 , 半导体业者加大对新兴存储的研发与投资力道 , 开始寻求成本更佳、速度更快、效能更好的储存解决方案 。
目前新兴存储主要包括铁电随机存取存储(F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存储(PRAM)、磁阻式随存取存储(MRAM) 及可变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 RRAM) 等 , 其中又以MRAM最被看好、最受业界期待 。
MRAM属于非挥发性存储技术 , 是利用具高敏感度的磁电阻材料制造的存储 , 断电时 , 所储存的数据不会消失 , 耗能较低;读写速度快 , 可媲美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 , 比Flash 速度快上百倍、甚至千倍;在存储容量上能与DRAM 抗衡 , 兼具处理与储存资讯功能;且数据保存时间长 , 适合需要高性能的场域 。
除效能上的优点外 , 相较于 DRAM、SRAM 与 NAND Flash 等存储面临微缩困境 , MRAM 特性可满足制程微缩需求 。目前 DRAM 制程停滞在 1X纳米 , 而 Flash 走到 20纳米以下后 , 朝 3D 制程转型 , MRAM 制程可推进至 10纳米以下 。至于 SRAM , 则在成本与能量损耗上 , 遭遇严峻挑战 。
在具备Flash 的非挥发性技术、SRAM 的快速读写能力、DRAM 的高元件集积度等特性之下 , MRAM 未来发展潜力备受期待 , 已被半导体业界视为下世代的梦幻存储技术 , 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应用上 , 可替代SRAM 的新兴存储 。
也因此 , 除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外 , 包括英特尔、三星、格芯等 IDM 厂与晶圆代工厂 , 相继投入 MRAM 研发 , 盼其能成为后摩尔定律时代的新兴储存解决方案 。
MRAM 与DRAM、NAND Flash 及SRAM 等存储概念全然不同 , MRAM 的基本结构是磁性隧道结 , 研发难度高 , 目前主要为两大类别:传统MRAM 及STT-MRAM , 前者以磁场驱动 , 后者则采自旋极化电流驱动 。
目前各家半导体大厂主要着眼 STT-MRAM , 且越来越多嵌入式解决方案诞生 , 以取代 Flash、EEPROM 和 SRAM 。三星采28纳米FD-SOI(完全空乏型硅绝缘层金氧半晶体管) 制程制造;格芯同样FD-SOI 技术 , 但制程已推进至22纳米;英特尔也采用基于FinFET(鳍式场效晶体管) 技术的22纳米制程 。
台积电则是早在2002 年 , 就与工研院签订MRAM 合作发展计画 , 目前正开发22纳米嵌入式STT-MRAM , 采用超低漏电CMOS(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技术 , 已完成技术验证、进入量产 , 并将持续推进16纳米STT-MRAM 开发 , 以支持下世代嵌入式存储MCU、车用电子元件、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多项新应用 。
【『相继投入』被视为梦幻存储的MRAM 为何吸引半导体大厂相继投入?】据研调机构 Yole Développement 指出 , 到 2024 年 , STT-MRAM 市场规模可望达到 18 亿美元 , 其中嵌入式方案产值约 12 亿美元、独立元件约 6 亿美元 。未来几年 , 虽然 DRAM 与 NAND Flash 将持续站稳存储市场主导地位 , 但随着各家半导体大厂相继投入发展 , 成本也将逐步下降 , 进一步提升 MRAM 的市场普及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