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慈航@四,佛海启航--闻法方式( 三 )


你应该这样想:就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业障深重 , 所以才出现这些违缘和障碍 。 心里应该忏悔 , 然后下决心 , 不顾一切困难 , 坚持下去 。 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 , 成就要靠定力、靠决心 。 当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座、入定的时候想:若是不能证得数劫当中寻找的菩提果 , 粉身碎骨也不起来 。 他下了这样的决心 , 最后成道了 , 如愿了 。
我们也应该跟佛祖学 。 虽然自己业障深重、修行差 , 但是人身难得今已得 , 佛法难闻今已闻 , 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 ,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样的机缘 , 不浪费这样的机缘 , 百日共修期间一定要取得成就 , 达至圆满 。 这样下决心就是安忍 。 若是闻法、修法的时候 , 能表里如一地做 , 不用说真正入定以后 , 就是心稍微清净了一会儿 , 内心的禅悦、喜悦也是不可思议 , 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
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 , 然后带着满怀喜悦的心情上座观修 , 就是精进度 。 观修的时候 , 学习了哪些内容 , 就专心致志地观想哪些内容 , 这就是禅定 。 禅是专注 , 定是不散乱 。 无论你观修什么 , 静修什么 , 若是心能一直保持专注、不散乱、不动摇 , 就是静虑度——禅定 。
思维、观修的过程 , 如果我们能如理如法地做 , 肯定会生起智慧 , 心里的好多疑惑、烦恼自然会消失 。 把思维不明白 , 不知道如何观修的地方记下来 , 下座以后请教同修道友 , 或者请问上师善知识 , 解开这些疑惑 , 这就是智慧度 。
下座之前观察自己上座的过程 , 不如法的地方就猛厉忏悔 , 如法的地方就回向 。 将观修以及所有的功德、善根都回向众生 , 愿众生早闻佛法 , 早证菩提 , 这就是布施度 。 这就是实修过程中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
我们用斋饭时也可以具足六度 。 吃饭时也应该观察自相续 , 不能以贪心、嗔恨心吃 。 你的身体是上师三宝弘法利生的工具 , 吃饭是为了保护这个工具 。 大乘佛法里讲 , 尤其是密宗里讲 , 自身是一座圆满的坛城 , 为了供养坛城、庄严坛城 , 以这样的心态去吃饭以及吃饭的时候保持三门清净 , 这就是持戒 。 打饭、吃饭的过程中 , 也会遇到一些违缘和障碍 , 都要尽量忍、尽量让 , 不要抢 , 不要挑这挑那 。 众生的根基和意乐都不一样 , 想法也不一样 , 何种想法的人都有 。 无论他人的态度如何 , 行为是否如法 , 都不计较 , 心里不存嫉恨 , 这就是安忍 。
要有智慧 , 把一切都看成是正常的显现 。 这么多人 ,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 习惯不一样 , 有冲突、有差错是很正常的 。 什么都应该以正确的心态 , 当成是正常发生的事 。 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 , 没有什么可执着的 , 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 没有什么是可靠的 。 好是一会儿 , 坏也是一会儿;好的表现是一瞬间 , 不好的表现也是一瞬间 , 都会变 。 都看淡一点 , 都看成正常 。 有智慧 , 心不动 , 不记恨 , 不计较 , 就是安忍度 。 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 也是一堂功课 , 满怀喜悦地吃 , 什么都不挑 , 什么都是好的 , 拿到多少就吃多少 , 拿到什么就吃什么 , 心里始终是开心快乐的 , 就是精进度 。 用心打饭 , 用心吃饭 , 专注不散乱 , 这是静虑 , 也是一种禅定 。 吃饭这样一种平常的行为、普通的事情 , 也变成了修行;吃饭的过程中 , 也消除了业障 , 增长了智慧;自己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这样精进 , 就是智慧度 。 吃完饭以后 , 不能认为是自己把这些东西吃下去了 , 自己要消化吸收 , 而是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众生 , 都要跟着你借光 , 你做布施给他们 。 饭菜尽量不剩 , 实在吃不完 , 剩下的饭菜以及洗碗水等都不要随便扔掉 , 先念“嗡啊吽”加持 , 再念六字真言等殊胜的咒语 , 布施给饿鬼道众生 。 很多众生都需要这些 , 若是能发清净心 , 能用心做布施 , 很多众生都能得到 , 这都是布施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