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重症,为啥疗效好?( 二 )
古法新用
融会贯通
“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北京中医药大学支援湖北医疗队总领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说 。
2月28日 , 叶永安带领中医团队首次进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ICU病房 。 望闻问切作为中医临床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 , 在危重症ICU病房 , 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 病人上着呼吸机 , 无法实现问诊 , 无法观察舌象 , 胳膊上捆着监测袖带 , 手背扎着输液针 , 再加上医生戴着两层手套 , 切脉也很困难 。 在很难掌握更多信息的情况下 , 中医如何实现精准辨证?
“在传统的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不足以获得更多信息的情况下 , 我们综合五运六气理论、三部九候诊法以及临床客观检查指标 , 精准评估患者的病情 。 ”叶永安古法新用 , 在颈动脉、踝关节拿脉 , 灵活采用脏腑辨证及卫气营血等理论 , 为患者遣方用药 。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啊!”一位79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平稳即将转入专科医院时 , 紧紧地拉住叶永安的手说 。 老人姓付 , 发病10余天 , 入院时肺部影像学呈持续性恶化 , 时清时寐 , 偶有躁狂 , 情绪恐惧 , 整夜不能入眠 。 结合对症的中药治疗后 , 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 治疗一周后从病危转为平稳状态 。
在雷神山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樊民 , 为呼吸困难、胸口疼痛难忍的重症患者刘女士做针灸 。 针刺、捻转 , 运针 , 20分钟后 , 刘女士症状逐渐舒缓 , 半个小时逐渐恢复正常 。
“针刺治疗方法可用于减少或替代重症患者呼吸机治疗 。 ”樊民拿出一根经过改造的毫针 , 在外面加了一个塑料的套管 。 这是因为隔离病房里穿着防护服 , 护目镜很容易起雾 , 戴着几层手套的话手感比较差 。 他与同事在毫针外面加了一个塑料的套管 , 这样既避免了感染 , 又能扎准穴位 。
叶永安提出 , 对于ICU危重症患者诊疗的困难 , 中医人应注重采用多种经典理论相结合 , 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治疗 , 方可取得临床疗效 , 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 。
因人制宜
治法多样
53岁的河北张家口患者张某入院后 , 很快上了呼吸机 , 熬好的中药清肺排毒汤只能通过“鼻饲”给药 , 病房医生每天给予指尖穴位按摩 。 经过中西医结合精心治疗 , 病情日渐好转 , 撤下呼吸机 。 但患者意识恢复后 , 时而神情淡漠 , 时而焦虑烦躁 , 医务人员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治疗 。 患者精神好转 , 最终治愈出院 。
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复杂而多变 。 中医专家因人制宜 , 广泛使用鼻饲、灌肠、肚脐贴、穴位贴、中药注射液等多种疗法 。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 , 重症患者会出现“炎症风暴” 。 这种自身细胞因子的过度反应 , 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很大 。 中药注射液成为对付“炎症风暴”的有力武器 。
“赶紧上中药注射液!”62岁的郭某入院后出现意识模糊 , 烦躁 , 眼窝凹陷 , 手足冰冷 , 病情极为危重 。 河北省中医药巡诊专家现场会诊 , 汤药浓煎频频鼻饲并灌肠给药 , 静脉使用中药注射液血必净 。 两天后 , 患者意识恢复 , 手足变得温暖 。 患者终于撤下呼吸机 , 病愈出院 。
“血必净能活血化瘀 , 清热凉血 , 有效抑制‘炎症风暴’ 。 中药注射液是抢救治疗重症患者的有力武器 。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 , 初步临床研究显示 , 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 , 使用中药注射液减轻症状 , 缩短病程 , 促进核酸转阴 。 对危重症患者果断、及早使用中药注射剂 , 可以收到疗效 。
【中医治重症,为啥疗效好?】基于临床急用、实用和效用为导向 , 本着第一时间救治病人的指导思想 , 我国紧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防治项目 , 科研助力临床救治 。 黄璐琦说:“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 寻找中医药疗效的高级别循证证据 , 有利于优化临床方案并加以推广 , 提高临床救治率 。 ”(采访人员 王君平)
推荐阅读
- 女童小女孩骑小车离家出走险象环生!为啥一个人在街头呢?原因曝光......
- 5艘超级油轮出动!拥有全球最大原油储量的委内瑞拉,为啥突然要伊朗“万里送油”?
- 民生郑州市民往返郏县同样的车同样的高速路ETC收费不同 这是为啥?
- 5月31日吉林省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现有重症病例2例
- 李兰娟:吸烟者感染新冠肺炎后变重症风险更大
- 诈骗团伙2年疯狂敛财超600万!受害人发现被骗竟不报警,为啥?
- 推荐李兰娟:吸烟者感染后变重症风险更大
- 肺炎三次注入康复者血浆 新冠肺炎危重症老人核酸转阴
- 经济报告为啥没提全年经济增速目标?
- gnss给珠峰量“身高”具有什么意义? 为啥从黄海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