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湖」李自成如法炮制为何一败涂地,秦始皇和刘邦能占据关中而后得天下
喜欢历史的人 , 都会对这两句话有印象:"关中自古帝王基" , "得关中者得天下" 。 关中地区 , 狭义的理解是指潼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之北、萧关之南的陕西中部一带 , 广义的理解 , 则是泛指函谷关以西的整个陕西及邻近区域 。
文章图片
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 , 土层肥厚 , 黄河、渭河、无定河、延河、泾河、北洛河等500多条河流水系纵横交错 , 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 在农业立国古代中国 , 关中地区一直是国内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
关中地区北部有长城环峙 , 东有黄河天险和潼关、函谷关等重镇拱卫 , 既可以东向以争天下 , 也可以南向控扼巴蜀 。 西北又历来是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作战前沿 , 使得此地尚武之风浓厚 , 民风彪悍敢战 , 是"天下劲兵之所" , 秦朝的秦军 , 宋朝的"西军" , 明朝的"秦兵" , 都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
文章图片
关中地区拥有如此之多的优势 , 历来被帝王们视为开国创业的最佳战略基地 。 西周的周武王、秦朝秦始皇、汉朝刘邦、唐朝李渊 , 都是以关中为基地 , 最终成功地一统天下 , 创立新朝 。 "得关中者得天下" , 似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 。
文章图片
但到了明朝末年 , 这句定律遇到了挑战 。 闯王李自成也如法炮制 , 想效仿刘邦李渊 , 想重演"得关中者得天下"的好戏 。 然而谁知这次"定律"失灵 , 李自成不仅没能如愿以偿一统天下 , 反而兵败如山倒 , 最后在九宫山死在乡勇程九伯的锄头之下 。
李自成之所以未能再度创造"得关中者得天下”的奇迹 , 有着多方面的深层原因 。 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一是当时的天下大势已经远远不同于秦始皇和刘邦时代 。 明朝末年 , 国内除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崇祯的明朝之外 , 辽东的清朝也已强势崛起 , 并且磨刀霍霍 , 野心勃勃想入主中原、一统天下 , 是李自成的劲敌 。
文章图片
然而遗憾的是 , 李自成却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当时清朝已经与明朝在辽东征战杀伐近三十年 , 到崇祯末期 , 已经几乎完全把整个辽东收入囊中 , 完全具备了一争天下的实力 。
但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 , 李自成或许是消息闭塞 , 或许是缺乏战略眼光 , 他的整个发展规划中 , 从来没有考虑过清朝的存在对他争夺天下存在的巨大威胁和影响 , 几乎没有针对清朝采取过任何应对措施 , 结果在山海关之战中遭到清兵突袭 , 一败涂地 , 大顺军遭遇重创 , 再也没能翻过身来 。
文章图片
【「历史江湖」李自成如法炮制为何一败涂地,秦始皇和刘邦能占据关中而后得天下】二是从李自成的发展轨迹来看 , 他本人乃至他手下智囊团的整体水平有限 , 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 。 李自成占据关中之后 , 并未像秦始皇或者刘邦那样 , 苦心经营数年 , 稳扎稳打 , 先立于不败之地 , 方能进退自如 。 恰恰相反 , 他占据关中不久 , 就急吼吼杀入京城取代崇祯 , 黄袍加身 。
文章图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发展策略 , 对当时的李自成其实同样适用 。 当时的时机和条件 , 决定了他贸然进军京城称帝的时机还很不成熟 。 李自成如果能坐据关中 , 整军经武 , 聚草屯粮 , 让明朝和清朝继续搏杀 , 打一个两败俱伤 , 到那时他再从容挥师东向 , 历史的结局或许会大有不同 。 如果担心清军抢先入关 , 他也可以提前进取中原 , 但应步步为营 , 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淮陆续括入囊中 , 把这些地区都建设成为大顺朝的根据地 , 争得民心 , 即使清军入关又能奈他何 , 鹿死谁手 , 尚未可知也 。
推荐阅读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史学课堂李自成打进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皇帝为啥宁愿死也不答应?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