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鲜花的大漠


从河西走廊西端的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北行 , 我们来到了东风航天城 。这里拥有我国建设最早的航天发射场 , 也是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
踏上这片仰慕已久的土地 , 只见茫茫戈壁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 青灰色砂砾在太阳照射下闪烁着奇异的光 , 戈壁深处特有的气流在地平线上涌动 , 不时幻化出海市蜃楼般的奇妙图像 。
走在宽阔的航天大道上 , 我思索着这片现在称为额济纳旗的神奇土地久远的历史 。据说 , 额济纳有其名大约始于先秦 , 《山海经》记述的“西海”“流沙”和“弱水” , 就是现在紧邻航天城的居延海、巴丹吉林沙漠和沿航天城缓缓流过的弱水河 。弱水河畔生长着大面积的胡杨树 , 素有“一千年不死 , 死了一千年不倒 , 倒了一千年不朽”之称 。每年10月 , 额济纳数百里的胡杨林涛涌动 , 金叶飞舞 , 浓烈的色彩如同油画绘出的绝美风景 , 因此人们说这里的秋天是中国最美丽的秋天 。
千百年来 , 额济纳一直奏响着英雄的乐章 。相传西夏时期这里有座黑水城 , 由一位黑将军率部驻守 , 当敌久攻不破而绝其水源之时 , 黑将军率军突围全部战死 , 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悲壮故事……自公元1958年春天 , 担负着共和国特殊使命的10万大军开进额济纳 , 这里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扬我军威、壮我国威的奇迹 。
走进历史展览馆 , 我们了解到航天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 。从简陋的帐篷、“地窝子”“干打垒”到美丽的“问天阁”;从简易工房到现代化装备 , 一代代航天人在这“生命禁区”战风沙、斗严寒、饮苦水、吃野菜 , 艰苦奋斗 , 献了青春献终生 , 献了终生献子孙 , 为人民共和国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 。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显示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60多年来 , 多次执行重要卫星发射和科技试验任务 , 一连创下许多个“国家第一” 。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15日 , 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把航天英雄杨利伟送上太空 , 圆了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 , 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 , 创造了载人飞行达33天的新纪录 。十几年间 , 航天人连续攻克了载人航天、多人多天、出舱行走等核心技术 , 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拜谒缅怀长眠在这里的航天烈士 , 是我们期待许久的心愿 。
烈士陵园坐落在航天城东北方向4公里处 , 占地3万多平方米 , 是航天人在荒漠中育成的一方绿地 。春暖花开的季节 , 陵园草木葱茏 , 花枝摇曳 , 格外静谧 。挺拔的白杨树环绕四周 , 像一道屏障为陵园遮挡风沙 , 更像伫立的卫队守护着烈士英灵 。树边的水渠清流淙淙 , 轻柔的水声恰似天籁之音在为烈士们安魂 。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陵园 , 看到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匾额悬挂在石牌楼上 , 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 。聂荣臻元帅的陵墓安卧在正前方 , 93朵汉白玉雕成的玫瑰花簇拥在墓碑前 , 墓碑上镌刻着元帅的生平 。
聂荣臻是“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工作的直接领导者 。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 , 遵照其遗愿 , 部分骨灰安放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生前他眷恋这片土地 , 逝世后他要在这里和官兵们一起守望共和国的航天路 。向聂帅陵墓和航天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 , 我们走过花草繁茂的墓道 , 一个令人震撼的景象出现在眼前 , 那是一片从将军到士兵依次整齐排列着的陵墓 , 纵看成行 , 横看成列 , 就像一支整齐列队的军阵 , 展示着严整的军容 。
这片墓地安葬着760多位航天英烈 , 其中有13位将军 , 包括在长征中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中将 。除了指挥员还有科技精英和战士 , 平均年龄只有27岁 。在陵园里 , 我们先后找到了“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中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张其彬的陵墓 。1966年10月27日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威震世界的“两弹结合”试验 。在距离发射场坪仅有100多米的地下控制室 , 他们和刘启泉、佟连捷、徐虹 , 立下“死就死在阵地上 , 埋就埋在导弹旁”的钢铁誓言 , 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 , 圆满完成了试验指挥和操作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