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课]532万人网上蹭他的刑法课 刑法学教授罗翔靠“硬菜”和“浓汤”火出圈( 三 )
后来在学校教书时 , 罗翔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 , 不大瞧得上身边“平庸”的人 。
改变发生在33岁那年 。对于这个转折 , 罗翔不愿意多谈 。他只说 , “年少总是轻狂 , 总是喜欢抽象的概念 , 总把人设想得很完美 , 用理想的标准要求别人 , 才会觉得别人如此平庸 。可事实上 , 你每天都在与一个平庸的人共处 , 那就是你自己 。你每天不断原谅自己 , 却不愿接纳别人的不足 。”
在《圆圈正义》一书中 , 罗翔写道:“对抽象人类的爱只需投入脑力 , 但对具体的人的爱则需投入真实的感情 。每一个具体的人都不完美 , 都有可鄙之处 。一个人越是陷入对抽象人类的爱 , 就越是厌恶真正具体的人 。”
面对采访人员对那次转折的追问 , 罗翔说 , “你身边的人就像一面镜子 , 他们会提醒你 , 你也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 。
33岁之后 , 他才真正明白祖父当年的话 。他反思自己不够勇敢、反思“法律技术主义”、反思自己的自恋和偏见 。自我反思后来也成为罗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告诫 。例如 , 他经常在讲完新奇的案例之后 , 一本正经地告诉学生们 , 法律学习千万不要陷入技术主义 , 法律永远不能超过社会常识的限制 , 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 , 这种傲慢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
罗翔希望学生能培育出真正的法治理念 , 比他走得更远更好 。一门课结束时 , 常有学生找他留言 , 他总是写“愿你成为法治之光” 。“法治之光” , 在罗翔看来意味着一方面要追求良善 , 另一方面也要自觉遵守规则 , 不要觉得自己在规则之外 。
“这些学生们是中国法治未来的中坚力量 。如果他们能够成为法治之光 , 就能够照亮周围的人 , 也照亮他们自己 。”罗翔说 , “其实 , 那句留言也是写给自己的 。”
罗翔在《圆圈正义》中把正义比成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的 , 但客观存在的完美的圆圈 。他觉得心中所希望成为的那个“理想人”也是类似的圆圈 , 而自己只能继续追求画得更圆些 , 同时也不要随意去论断别人画得不够圆 , 因为自己画得也不太圆 。
他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圆圈不存在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圆圈正义》(采访人员张典标)
【[刑法课]532万人网上蹭他的刑法课 刑法学教授罗翔靠“硬菜”和“浓汤”火出圈】
推荐阅读
- 6月1日起,潍坊市劳动关系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 网贷12人被抓!这家500亿网贷凉了 32岁女老板遭网上追逃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半年自考网上报名明日启动
- 网上买房打开新销路网上买房打开新销路 京东“618”开场1小时卖出221套房
- 争抚养权先考试 绍兴推婚姻家庭网上学校升级家事审判
- “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网上征集展示活动征集启事
- “追寻先烈足迹” 短视频网上征集展示活动启动
- 先烈“追寻先烈足迹” 短视频网上征集展示活动启动啦!
- “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网上征集展示活动启动啦!
- 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香港基本法颁布30周年网上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