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他曾与韩先楚对调,坐断东南,惜于朱总司令逝世次日不幸殉职

当年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 是一件备受海内外瞩目的大事 。
1973年12月12日 , 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主张找各大军区的人 , 找司令员来 , 议什么事?要议军 。 我提议 , 议一个军事问题 , 全国各个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 , 不行呢 。 搞久了 , 油了呢 。 有几个大军区 , 政治委员不起作用 , 司令员拍板就算 。 我想了好几年了 。 主要问题是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 , 政治委员不走 。 "
具体的对调方案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 , 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同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 ,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 , 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同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
此外 , 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3人任本职时间较短 , 未做调整 。
毛主席一声号令 , 八大军区司令员没有丝毫犹疑、未做片刻耽搁 , 坚决果断地按照主席要求随员不超过10人 , 时间不超过10天 , 干净利落地到新的岗位走马上任 , 很快都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 。
与韩先楚对调的新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可谓再返故地 。 早在1953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后 , 皮定均就曾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之职 , 对福州军区的情况轻车熟路 。 此次调任 , 重回福州军区 , 他秉承一贯的雷霆作风 , 整肃秩序 , 从严治军 。
「司令员」他曾与韩先楚对调,坐断东南,惜于朱总司令逝世次日不幸殉职
文章图片

抗战时期的皮定均
上世纪70年代的福州军区地位相当重要 , 皮定均的前任韩先楚是开国上将 , 而且韩先楚的三位搭档与助手也是开国上将--政委李志民 , 副司令员陈再道、王建安 。
后来接替皮定均福州军区司令员一职的杨成武 , 也是开国上将 。
皮定钧生于1914年 , 安徽省金寨人 。 金寨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王明的家乡 , 境内曾组建了11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 , 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 , 有"中国红军第一县"之誉 。 开国将军中 , 金寨籍就有59名(包括洪学智上将、徐立清、皮定均、陈先瑞、滕海清等中将) , 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将军县" 。
1929年 , 15岁的皮定均参加了红军 , 两年后入党 , 参加过长征 。 抗战爆发后 , 皮定均任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团长 , 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 。
1942年5月1日 , 日军派出重兵 , 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 。 皮定均时任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团长 , 在反"五一大扫荡"战斗中肩负保卫129师的重任 。
其时129师师长刘伯承率师机关突出重围 , 可师直属队仍在日军包围中 , 师参谋长李达返回寻找 , 要求皮定均在五分区所在地等候接应 。
此时 , 几股敌军从三个方向合围皮定均率领的200人警卫连 , 形势非常危急 。 皮定均调度兵力与日军战斗 , 一时间 , 四处爆炸声与枪声大作 , 尖锐刺耳 。
院子里只剩下皮定均、一名警卫员及马夫段修德 。 段修德虽身经百战 , 但也没遇到这种危急情况 , 不免紧张 。 皮定均则在桌上铺开纸张 , 不停写毛笔字 。
两个多小时后 , 得知李达参谋长率师直属队安全突围 , 皮定均这才扔下毛笔 , 下令部队转移 。
上世纪70年代 , 段修德和首长皮定均的妻儿讲起这段故事时 , 表情仍非常紧张 , 一直感叹皮定均临危不惧 。 段修德说 , 当时他问首长写什么字 , 皮定均说全是骂鬼子的话 。
抗战胜利后 , 皮定均率5000兵力进入桐柏山区 , 编为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 , 皮定均任旅长 , 人称"皮旅" 。
1946年夏 , 蒋介石以30万兵力包围6万中原人民解放军 , 并大肆筑碉堡 , 工事纵深达10多公里 , 妄图在7月1日前夕发动总攻 。
中原军区党委根据党中央抓紧时间 , 迅速突围的指示 , 由皮定均指挥一旅担任掩护全军区部队向西突围的任务 。 皮定均率部奋力拼杀 , 掩护主力突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