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荷兰大力倡导并发展循环建筑产业(他山之石)( 二 )


“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 不应有任何浪费 。 垃圾只是没有身份的原材料 , 如果我们追踪建筑每个组成部分的来源和性能 , 给它们一个身份标识 , 就可以减少浪费 。 ”荷兰建筑师托马斯·劳提出将建筑视为素材库的想法 , 为每一块建筑材料标号立档 , 方便其为下一栋建筑所利用 , 这便是“材料护照” 。
“材料护照”为循环利用提供了信息依据 , 它记录了每一块建材的尺寸、年份、用途、价格、来源等 , 只有充分了解它们 , 才能在下一次使用时制定更好的设计方案 。 托马斯·劳建立的公共在线档案库 , 目前已标记了超过250万平方米的建材 , 他还与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合作 , 为城市中每一座公共建筑建档 。 据英国《卫报》报道 , 对于已经为建筑注册“材料护照”的开发商 , 荷兰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 目前正在考虑将“材料护照”作为所有新项目的强制性要求 。
“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也是减少资源消耗的有效方法 。 ”“循环展馆”建造方荷兰银行建筑和房地产部门负责人佩得兰·范·海尔告诉记者 , 对于生产商和建造方来说 , 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尽管会使短期内收益减少 , 但从长期来看可以创造附加值 。 “我们并非总是选择最优惠的产品 , 而是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法 , 选择高品质的产品 , 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建筑及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和翻修 , 以获得更长的使用时间 , 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 ”
“转型议程”——
力求打造完全循环的建筑行业
根据荷兰绿色建筑委员会公布的“循环建筑框架” , 使用更少、更环保、可再生、可重复使用、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的原材料是判断循环建筑的指标 。 如今 , 在荷兰各地 , 从循环社区、循环公路、循环银行到循环净水厂、循环鸟类观测站等 , 展现着循环建筑的广泛应用场景 。
与其拆除 , 不如翻修 。 荷兰能源公司安联集团的新办公楼保留了83%的原有建筑 , 原先的水泥、钢材、木料、沥青实现了回收利用 。 阿姆斯特丹“边缘奥林匹克”办公楼将上世纪80年代的邮局大楼进行翻新 , 原来的混凝土被磨碎处理形成新的混凝土 , 旧的天然石材被用作一楼的地板 , 天花板上的传感器只需轻按即可安装和拆卸 , 以便二次利用 。
【建筑■荷兰大力倡导并发展循环建筑产业(他山之石)】交通基础设施也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 在连接荷兰坎彭市和德龙滕市的高速公路上 , 有一座循环高架桥 , 40个独立的混凝土块经过拆卸重组 , 不仅实现二次利用 , 还为高架桥增加了一条额外车道或新的出口 。 据当地媒体报道 , 普通高架桥的使用寿命为30至50年 , 而这些混凝土块可重复使用五六轮 , 相当于200年的使用寿命 。
可循环的临时建筑既能解燃眉之急 , 也有助于减少短期需求造成的资源浪费 。 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预计用5年时间建成新大楼 , 在过渡期间投入使用了一座组装、可拆除的临时法院 。 临时法院大楼采取模块化设计 , 尽可能少地使用原材料 , 并开发了一套特殊的空心地板安装系统 , 以便对每块地板进行拆装 , 整个设计保证了时间、地点、功能的灵活性 。
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 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决定了其必须采用创新方式利用资源 , 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 为此 , 荷兰政府推出“循环建筑经济转型议程” , 要求2023年以后签订的建设项目必须达到100%的可循环性 , 为循环业务提供补贴;将循环建筑理念加入专业教学计划中 , 并开设相关专业培训 。 从房地产到道路、桥梁、堤坝、铁路、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 荷兰力求打造完全循环的建筑行业 。
(本报阿姆斯特丹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4日17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