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和它不断刷新的“至暗时刻”

辉山乳业和它不断刷新的“至暗时刻”
文章图片
来源 :
财经无忌(ID:caijwj)




月落乌堤







花花梓


留给辉山乳业的时间不多了 。
自从遭遇做空机构浑水“狙击”股价暴跌到宣布破产重整 , 再到最终退市 , 辉山乳业已经“挣扎”了三年 。

4月21日消息 , 去年下半年拟接手辉山乳业的伊利也已退出了重组 。 至此 , 伊利、蒙牛、新希望、菲仕兰等曾与辉山乳业进行意向接触的企业 , 都明确表示退出 。

曾经造就辽宁首富的辉山乳业 , 近三年来 , 不断刷新“最黑暗”时刻 , 面对高达242亿的巨额债务 , 还有人能来接盘吗?

让我们复盘一下 , 这家典型企业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
辉山乳业和它不断刷新的“至暗时刻”
文章图片
起家

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主要河流冲积而成的东北平原 , 覆盖了全国最广袤的“黑土地” , 在这个北纬38°-56°之间的土地上 , 得益于温带季风气候 , 形成了全球最好的“黄金奶源”地带之一 。 在这块土地上 , 诞生了飞鹤、完达山等中国驰名的奶企 , 位于沈阳的辉山乳业 , 也是其中之一 。
成立于1951年的沈阳乳业 , 是沈阳农垦总公司下属的沈阳辉山乳厂 , 是当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一直从事液态奶的生产 , 并一度发展成为市场份额全国第四 , 客户满意度第三的液态奶生产企业 , 处于行业专业水平 。
辉山乳业和它不断刷新的“至暗时刻”
文章图片
在整个沈阳辉山乳厂的发展过程中 , “国企”的身份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身影 , 在计划经济时代 , 国企意味着稳定 , 但是稳定的意思还有一个就是僵化 , 在其接下来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 坐拥十几个牧场、林场 , 最终落得进行改制 , 落入外资之手 , 最后被全盘民营化 。
但是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 辉山乳业是成功的 , 其自身“自营牧场”的模式 , 使之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 , 没有受到波及 , 但是彼时的辉山乳业 , 只不过是偏居一隅的地方性乳企 , 真正成为中国奶制品行业重要领导者 , 是在2012年以后的事情 。
辉山乳业和它不断刷新的“至暗时刻”
文章图片
改制
国企改制是中国企业管理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历史现象 , 这个现象成为了很多学者、企业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直到今天 ,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 , 依旧是最热门的话题 。 伴随国企改制的 , 是“贱卖国有资产”、“侵吞国有资产”、“民进国退”的狂欢等等永远说不完的内容 , 从历史进程的今天来看 , 国企改制的大方向是对的 , 这没有任何的疑问 , 任何一种改制 , 都会触及很多人利益 , 也会给很多人带来利益 。 没有绝对的公平 , 只有相对的均衡 , 这可能是对国企改制最好的归纳 。
1993年11月11号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 拉开了国企改制的全新序幕 , 部分国有企业开始了改制之路 , 他们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改税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方面开始入手 , 试图逐渐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任权利关系 , 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利益主体及利益分配的问题 , 这些初步的改革 , 对企业及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 , 客观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但是还不够完全的形成自上而下的改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