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史君#简而文,温而理”——宋朝服装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二 )


早在唐中叶时期 , 儒家就有兴起的势头 。 虽然在唐初 , 国子监宣布的地宗教地位是道家第一 , 儒家第二 , 佛教第三 。 但随着皇室对佛教的推崇 , 佛教隐隐有和道教并列成为唐朝“国教”的势头 , 儒教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 安史之乱后 , 唐朝百姓对“胡邦”滋生了抵触的心理 ,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 , 其发展势头就被大大限制了 。
中唐文学家韩愈 , 就屡次抨击佛教 , 在国内提倡儒教 , 回护“正统” 。 这是儒教兴起的先提条件 , 经过了混乱的五代十国后 , 振兴儒教的文化运动在宋朝又得以轰轰烈烈展开 。 北宋大儒张载、周敦颐等人将儒教和传统道教融合在一起 , 诞生了一种新的学问:“理学” 。 其后 , 理学经过程颢、程颐等人的发展 , 至朱熹时 , 趋于大成 。 成为影响宋朝社会的主流学说 。
#逍遥史君#简而文,温而理”——宋朝服装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文章图片
图|朱熹
“程朱理学”主张“言理而不言情”,“存天理,灭人欲” , 这点应用到服装上也就造成了宋装 , 淡雅朴素的风格 。
此外 , 因为理学是建立在儒教和道教的基础上的 , 所以道服在宋朝也受到全体人民的广泛喜爱 。 宋朝的道服在样式上很像道袍 , 在宋代画家李公麟的《会昌九老图》就可以清晰地看见宋朝道服的模样:胸襟和袖口都是黑色的 , 道服袖口宽大 , 穿在身上很舒适 。 宋朝人在穿道服的同时 , 里面还会穿一件无袖的小衫 , 样式也是一样的简单 。 尽显宋人追求质朴的价值观 。
当然 , 儒家的“礼”的思想也对宋装影响深远 。 儒家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最常见的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 巩固皇室地位 。 这点折射到宋装上的表现就是 , 宋人穿衣要严格按照品级和场合要求 , 不可僭越 , 不可胡来 。
比如在宋朝 , 一个九品的小官都会领导三套衣服 , 分别是常服、官服和礼服 。 在家穿常服 , 在衙门时要穿官服 , 在朝廷举行的重要场合中要穿礼服 。 另外 , 宋朝对官服进行了频繁的改革 , 其次数之多王朝不能望其项背的 。 礼官们对官服的样式、图案、颜色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 以达到“恢尧舜之典 , 遵夏商之礼”的目的 。
#逍遥史君#简而文,温而理”——宋朝服装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文章图片
图|《会昌九老图》
在宋朝盛行的儒雅之风的影响下 , 一些将军们也不免深受感染 。 比如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 , 在《中兴四将图》中也是一个穿着宽大袍衫 , 戴着头巾的风度翩翩的儒将气质;岳飞身旁的韩世忠形象亦然 , 相传他也发明了一种头巾 , 佩戴时一绺头发自然下垂 , 随风飘荡 , 尽显风流 。 三、宋装的“重回汉化” , 是对命运的不妥协
宋装还有一个比较凸出的特色:拒绝“胡化” 。 宋人和胡人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 , 比如宋仁宗曾下诏令:“严禁士庶效仿胡人衣装 , 裹番样头巾 , 着青绿 , 及骑番鞍轡 , 妇人多以铜绿 , 兔褐之类为衣 。 ”这是因为有宋一代 , 宋朝强邻居环伺先后有辽、西夏、金、蒙古南下进犯 。 社会动荡不宁 , 百姓时刻遭受着战火的荼毒 , 而宋廷的军队又弱 , 割地赔款更是常事 。
这样的背景下 , 宋朝人对“蛮夷”的抵制达到了顶点 , 他们不可能像唐人那样接纳胡人 , 接受雍容华贵、袒露轻薄的服装风格 。 面对强敌的压力 , 宋朝“向内寻求力量” , 儒教和道教作为汉族的传统宗教 , 在宋朝兴盛亦是宋人自强的侧面应证之一 。
#逍遥史君#简而文,温而理”——宋朝服装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文章图片
图|《中兴四将图》
其次 , 宋装的衣服图案也充满了“中原特色的古典趣味” 。 在宋代 , 凤、鹊、蝶、鹿、牡丹、灵芝、海棠等图案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被大量运用 , “鹿”和“禄”同音 , 牡丹代表盛世 , 海棠象征着才子佳人 。 这些祥瑞的寓意都是中国山水画里惯用的象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