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煌』曾对飚百事、可口可乐,6000万请成龙代言,今却消失不见!


可乐是许多吃货又爱又恨的一种碳酸饮料 , 戒不掉、忘不了!但是这款已经消失的可乐 , 估计你喝都没有喝过!
它来势凶猛 , 但去也匆匆!
它曾是国内三大饮料品牌之一 , 与非常可乐、健力宝撑起了“两个巨人 , 三个少年”的格局(两个巨人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
『汾煌』曾对飚百事、可口可乐,6000万请成龙代言,今却消失不见!
本文插图

在1998年它花了1.5亿来做广告 , 宣传费用比可口可乐还多 。 更重要的是它还花了6000万请成龙代言 。 这个数字在彼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进入新世纪后 , 它却逐渐衰落直至停产 , 最终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现在还记得汾煌可乐的吃货 , 估计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吧~
纵观国产可乐的发展历史 , 曾涌现形形色色的中国品牌 , 曾踌躇满志大打民族牌——“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 然难以逃避被淘汰的命运 。

上世纪90年代末期 , 潮州出现了的一个引以为豪的碳酸饮料品牌——汾煌可乐 。 它曾经与非常可乐、健力宝齐名 , 号称国内饮料品牌三巨头 。
其实 , 汾煌开始并不是做可乐的 , 而是做食品的 。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 21岁的林顺和朋友合伙开了汾煌食品厂 , 主要是生产棒冰和凉果这些小零食 , 几年下来 , 公司也赚了一些钱 , 虽说这在当时的小食品行业中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 但对于颇有野心的林顺来说还远远不够的!
因为小食品的整个市场容量每年不超过50亿元 , 而且处于行业成熟期 , 未来难以有太大的增长 , 这是由小食品行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
于是 , 林顺就想着要找寻新的发展方向 , 汾煌可乐就此诞生!
『汾煌』曾对飚百事、可口可乐,6000万请成龙代言,今却消失不见!
本文插图

经过市场调研 , 林顺觉得可乐市场大有可为 , 就别具心裁研发出了姜汁可乐 , 小试牛刀之后 , 没想到市场反响还挺好 。
在1997年 , 汾煌摸清国内碳酸饮料市场的“战况”后 , 次年便入场搏杀 。
【『汾煌』曾对飚百事、可口可乐,6000万请成龙代言,今却消失不见!】而1998年的可乐行业 , 在经过前几年的整编后 , 基本上是二乐的天下(百事、可口可乐) , 虽说各地也有一些颇具特色的地方品牌 , 但均不成气候 , 真正全国性的品牌只有二乐 , 而当时可乐的市场容量接近500亿元 , 且年增长率达到10% 。 这样的市场相对于小食品行业来说 , 无疑是更具有可作为性的 。
随后 , 汾煌找代工企业生产可乐 , 并引进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生产线 , 两年间先后建起近10条生产线 。 汾煌可乐还向华东制罐总厂提出了5000万只355毫升易拉罐的年需求量 。

汾煌进军可乐行业后 , 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广告推广 , 仅仅电视广告就打了1.5亿元 , 约占当年饮料广告费用的23% , 超过可口可乐广告近6% 。 一夜之间 , 汾煌可乐与同年进入市场的非常可乐 , 成为国内叫板洋可乐最“牛气”的两个代表 。
汾煌可乐赶在千禧年的钟声敲响之前华丽登台 , 主打“龙文化”——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 所以要让可乐带上更多龙的标签 。
『汾煌』曾对飚百事、可口可乐,6000万请成龙代言,今却消失不见!
本文插图

于是花6000万请来中国动作巨星成龙来做代言 , 还花重金打造了相当于9层楼高的“亚洲第一龙船·汾煌号” 。 汾煌号载满了可乐 , 在1999年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走位风骚 , 引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总部的关注 。
『汾煌』曾对飚百事、可口可乐,6000万请成龙代言,今却消失不见!
本文插图
一整套宣传攻势下来 , 在交易会喜提4亿多的订单 , 还与健力宝、非常可乐一起形成国产饮料三大巨头 , 简直是饮料界的BAT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