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主席这一招直接击溃苏联 赫鲁晓夫拍案而起( 二 )


“在没有弄明白历史真相前 , 有很多观点都是胡说八道 , 因此 , 这部书颠覆了过去很多所谓的历史真相 , 真相就记录在历史档案中 , 一掏出来就会发现历史是另外一个样子 , 重塑历史是我们的一个愿望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沈志华这样说 。
『中国』毛主席这一招直接击溃苏联 赫鲁晓夫拍案而起
文章图片

毛泽东58年炮击金门: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1958年 , 毛泽东会见访华的赫鲁晓夫 。
毛泽东58年炮击金门: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毛泽东会见秘密来华访问的赫鲁晓夫
《中苏关系史纲》对人们非常关注的一系列重大敏感问题给予了深刻的解读: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同盟何以短命?中苏分裂的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 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两国的国内政治是怎样影响各自的对外政策的?中苏关系的阴晴冷暖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巨大的作用?
《中苏关系史纲》提出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观点: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1956年 。 书中指出 , 在1956~1957年 , 中苏关系恰恰处于上升时期 。 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同盟显示其力量和影响的最高峰 , 毛泽东在会议期间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 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共平起平坐了 。 但也就在这时 , 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 。
1958年夏天 , 发生了“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 。 长期以来 , 在社会上和史学界普遍认为 , 这场冲突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 , 其原因在于苏联的做法侵害了中国主权 , 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 。 《中苏关系史纲》并不赞成这种既定说法 。 他们认为 , 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 , 和后来发生的中共炮击金门事件关系重大 。
中国突然采取的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之所以触怒了莫斯科 , 并使赫鲁晓夫感到愤怒不已 , 其原因在于:第一 , 事前中国丝毫没有向苏联透露早已谋划的这次行动 。 赫鲁晓夫认为中国的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不啻为对盟国的蔑视和侮辱 。 第二 , 毛泽东有意向苏联显示中国可以独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 , 无须向别人请示或与别人协商 。 第三 , 炮击行动本身充分表明中国不赞成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对外政策 。 毛泽东认为 , 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 , 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 。 第四 , 中国拖延向苏联提供在台海危机空战中获得的一枚美国“响尾蛇”导弹 , 这使赫鲁晓夫愤怒不已 。 总之 , 在赫鲁晓夫看来 , 毛泽东根本无视同盟的存在 。
台海危机反映出中苏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分歧 , 赫鲁晓夫对此不能容忍 , 苏联决定给中共一些颜色看 。 此外 , 公社问题反映出中苏在对内政策上的严重分歧 , 毛泽东对此不服 , 中共决定公开批评莫斯科 。 于是在1959年10月两国领导人发生激烈争吵后 , 中苏分别确定了处理两国关系的相同方针:继续维护中苏之间的同盟 , 但对方必须承认错误 。 1960年伊始 , 双方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 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 , 意在规劝和说服对方 。 后来又在世界工联会议和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互相攻击 , 双方没有一个愿意让步 。 于是 , 赫鲁晓夫终于决定撕破脸皮 , 宣布限期撤退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 , 从而使中苏分歧公开化 。
尽管1961~1962年中苏都有意缓和矛盾 , 修复关系 , 但是所坚持的原则仍然是要对方承认错误 。 而1963年7月两党会谈的结果再一次表明 , 中苏之间已经没有妥协余地 , 中苏同盟的破裂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
毛泽东58年炮击金门: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