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别无选择6】王安石拯救政敌苏东坡,从“乌台诗案”看北宋的众生相

前言: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早上 , 一向大气磅礴的苏东坡在湖州的官府内神情慌乱 , 紧张焦虑 , 丝毫没有往日的镇定自若 。 这天中午 , 朝廷钦差大臣皇甫遵到达苏东坡所在府邸 , 大名鼎鼎的苏轼正式被收押 , “乌台诗案”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
【6别无选择6】王安石拯救政敌苏东坡,从“乌台诗案”看北宋的众生相
文章图片
“轼恐 , 不敢出 , 乃谋之无颇 。 ”“撰促轼行 , 二狱卒就直之 。 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 ”
由此文可以知道 , 苏东坡是提前知道自己要被扣押 , 而且自知道之后心情非常惶恐不安 , 而且谋划了很多应付的办法 。 在押送途中的苏东坡心惊肉跳 , 两个御史台的监狱小兵对苏轼非常不礼貌 , 拉着一个堂堂湖州太守 , 就好像拉着一条狗和鸡一样 , 这就是封建中央王朝的威严 。 一代文豪的颜面扫地 , 几次在路上想过跳河 , 自己终结可能面临的屈辱审批 , 但最终没有意气用事 。 乌台诗案的事发
【6别无选择6】王安石拯救政敌苏东坡,从“乌台诗案”看北宋的众生相
文章图片
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还是过程 , 牵连的都是文学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 文人治国的宋朝虽然武力欠佳 , 但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得不让人佩服 。
言归正传 , 乌台诗案的起始告发者 , 我们很多人熟悉 , 就是历史上号称“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 , 也是读书世家 , 颇有文化科学造诣 。 沈括这个人和王安石是坚定的变法官员 , 苏轼属于坚定的旧法支持者 , 当然这知识政见的差别 , 后面讲讲到宋人的气节 。
沈括上书批判苏轼的依据来源于数月之前 , 苏轼刚写的一篇文章 , 叫《湖州谢上表》 。 里面有这样一句 ,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 , 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 , 或能牧养小民 。 ” , 意思是皇上知道我愚笨不适合贯彻新法变革 , 我也年纪大了不没事找事 , 只能当个太守官一些小地方的老百姓 。
当时的变法 , 表面的主导者是王安石为首的变格派 , 但变法的终极支持者是宋神宗本人 。 苏轼的最后一句牢骚话 , 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 , 但细品一下就知道 , 这是对变法的极大讽刺和抵触 , 甚至说变法是瞎折腾 , 也就是说宋神宗本人在没事找事 。 苏轼不是普通人 , 他的文章在当时的很多官员文人要读 , 影响力很大 , 所以引起宋神宗本人在内的变法派的极大反弹 , 乌台诗案就此事发 。 乌台诗案的发展
苏轼被关押御史台之后 , 引起了旧派的恐慌 , 双方围绕苏东坡的博弈明显偏向以宋神宗本人为首的变法派一方 , 大量旧派人士受到牵连 。
前文我们提到 , 自宋神宗准备羁押苏东坡 , 并派钦差去湖州逮捕苏东坡 , 苏东坡先于钦差皇甫僎知道自己将要被逮捕 , 并且有充足的时间毁灭证据 , 那么冒死告诉他消息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驸马爷王诜 , 和苏轼交往甚密的皇亲国戚 。
御史台的供词马上就一篇篇出来 , 分别指向了旧派的司马光等共三十多人 , 其中驸马爷王诜被革去一切官爵 。
乌台诗案是多么有意思的历史事件 , 到这又牵扯进来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 , 历史上多么浓墨重彩的留下他的身影 , 更有司马光砸缸这样耳熟能详的典故 。 这里我们就明白了 , 我们熟知的司马光、大文豪苏东坡都是那个年代的保守派 , 而写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王安石是坚定的变法派 , 他们是同一个朝代的政敌 。
北宋蹴鞠图
说到这里 , 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 苏轼曾经向驸马都尉王诜推荐过一个人 , 当时看似微不足道 , 日后却影响深远 , 这个人就是《水浒传》中大名鼎鼎的高俅 。 高俅本来是苏轼的书童 , 书童在古代比较常见 , 就是读书人的丫鬟一样的角色 , 但为了避免影响读书 , 一般找男的 , 所以有了书童这个角色 。 书童不仅要打扫卫生 , 照顾主人饮食起居 , 伴读 , 甚至在赶考路上要保护主人 , 和满足主人的其他一些需求 。 所以书童要面目清秀 , 有一定武艺 , 产期耳濡目染甚至文采文笔都不错 。 这个高俅就是书法不错 , 有一定武艺 , 最主要是蹴鞠技术很好 。 在驸马王诜府上 , 有一次高俅给端王赵佶送礼物 , 特别爱玩的驸马和端王赵佶是臭味相投的好友 , 端王正在玩蹴鞠 , 高俅有幸在端王面前展露球技 , 赢得端王的喜爱 , 自此留在端王身边 , 日后成为宋徽宗 , 高俅开始一飞冲天 , 当然这是后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