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理论与学派都是哲学性质的

1 基本上,任何文明,在诞生之初,都会有对于“生与死”“世界是什么”这样的哲学的探索。.希腊人就常常想象自己的上一个时代是一个极度繁荣但是后来被灭亡的时代,他们通过长诗,以及诸神的神话来猜测过去,描摹世界。而商殷时期,是一个事事需要占卜的时期,农事要占卜,祭祀要占卜,婚丧要占卜,而占卜也算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解读。《周易》的很多理论,诸如八卦思想,也是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种种现象的占卜的理论的总和。.那么,为什么这类问题对于人类历史的早期,如此重要呢?.因为那个时期,人类以农耕为主,但因为技术落后,天气和气候原因往往决定了农作物的收成。而人类不可能认识到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的原因,所以,对于“天”也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解读变得非常重要。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星象”,万事先择“黄道吉日”,“星象”亦是占卜中重要部分,在不断的观察中,渐渐有了《周易》的思想。而希腊人则倾向于把这些种种现象以“神”的角度来解读,这便是中西早期的不同。(至于中国道教的神仙体系,生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融合了儒教和佛教的结果,比《周易》思想晚的多,暂且不表). 2 之后的中国“哲学”思想,往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思想,它更实用,并逐渐加强为“礼制”服务也就是为封建时期的意识形态服务的程度。(所以我不太认同提问者把中国所有的思想用“哲学”来定义)(我也不认同“西方哲学家研究的范畴非常实用和具象”,那只是表明这个哲学家同时是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而不是全部都把这些具体学科的研究划归到哲学范畴去。).1)西方哲学讲究推理,严密的逻辑,而中国的“哲学”,讲究“顿悟”,所谓“格物致知”,王守仁坐在竹子面前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来“致知”,往往不靠什么逻辑推理。这点类似于佛教,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诸如老子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思想,往往没有证明推导过程。.2)中国古人的落脚点,从古至今都是落在“当下”二字。孔子提倡礼制,提倡“仁”,老子提倡“无为而治”,韩非子提倡“法制”,他们所建立的世界理论,是第二位的,是服务于他们的政治思想的。但是西方的哲学家显然对生命的本质更为看重,西方哲学的本质问题是“生与死”的问题,也是西方人非常执着于探索的问题(这也是外国人信耶稣的一个重大原因。而且中国人显然对生与死并不是那么执着)。你可以找黑格尔的书,也可以找维特根斯坦的书,这些书都充分说明了西方哲学家如此执着和专一的研究“哲学”领域,而不是“非常实用而具象”。.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哲学”能够持续这么久,并且逐渐加强这种实用性的?.这源于庞大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及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1)庞大帝国的统一,自然需要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识形态作为统治者的理由。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但因暴政而毁灭的时候,汉朝的统治者一方面在休养生息,一方面也在寻找能够迎合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关于为什么需要意识形态,请类比一下中HUA人民共HE国的社HUI主义教育)这时候,董仲舒出现了,他在儒家思想中加入了“天人合一”等思想,往统治者角度说,这个思想确立了“皇帝是上天委任统治世界的人,是除了上天的最高的人”,也就在意识形态上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往治理百姓角度说,这个思想提倡“封建伦理纲常”提倡“三从四德”,既建立了一个较文明的“道德社会”,又确立了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确保了社会的有效运行;自然地,儒家思想从此变为服务于封建制度的思想,随着封建制度的延续,学习儒家思想的人也就生生不息。.2)中央集权和大帝国的统一这一点非常像,也是西方哲学不同于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因。集权的对立是分权,也预示着对于思想的松散管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容易有统治思想,即使有后来进入的思想(如佛教),那也不可避免的互相融合和吸收;但是未建立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百花齐放,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统一的对比就非常明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的飘逸与宋朝及以后的不断僵化也形成重大对比。由于地形问题,欧洲那边的中央集权一直非常松散,这是和中国的不同。.3)为什么说科举制非常重要呢?对比一下当今的高考和公务员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既然儒家思想是统治思想,那么科举制,就是传承儒家思想的纽带。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可以做官,有名望又有钱,即:把儒家思想和青年人的未来捆绑。通过儒家官员做官,又把儒家思想贯彻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督促和监视人们遵守各种礼教制度。而在个人职业选择面非常匮乏的古代,人们的出路不过是:士,农,工,商。科举制的不断扩大(从宋朝开始,即大规模的录用考生,类似于今天的高考扩招)又把大批的青年人吸引去读书做官,那么,学农,学工,学商的孩子自然就少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后中国的工商业落后于世界的一个原因。(如果觉得不理解的话,请对比一下现在的公务员热,大批有知识的孩子去争做公务员,自然,在其他领域的人才就会相应变少)。但是,因为在西方,是个贵族统治的时代,平民要想登上高位那是难上加难,而相应的,专注于其他领域的人就会变得多,这也是西方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哲学学生“而是出现了各个领域的探索者的原因。(不过西方也有类似的文化垄断,就是宗教,但是相比中国,这种垄断给人的束缚要来的少一些。)..再补充一下,关于程朱理学,那是儒家思想走向系统化,同时也是僵化的一个阶段。他们把“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由此推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要人们遵守一套苛刻的封建礼教规范。”格物致知“也就是要人们遵守礼教,体悟礼教。而之后王守仁的”致良知“,某种程度上是完善了儒家思想,它针对程朱理学的”理“只有一个,需要”格物致知“得来。它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需要人们去叩问自己的内心。但是,其实质依然是道德要求。..
■网友的回复
首先,我觉得楼主这样的提问方式是存在问题的。什么叫做“各种理论与学派都是哲学性质的”?大凡讨论问题我们都应该先确定范畴,然后才能讨论不同领域的各种学派吧。而且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到哲学的成分。毕竟哲学就是世界观、方法论,每一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他在行为处事的时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自己的世界观。我试着对这个问题做两个角度的理解:01.中西哲学的差异。即为何中国哲学强调理解与体悟,西方哲学强调逻辑与思辨?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可参考:http://xsc.scfai.edu.cn/Page/NewsShow.asp?Typ=20\u0026amp;ID=33102.中国古典著作的文史哲不分现象。即为何在中国古典著作中,尤其是先秦著作,文史哲不分的现象这么突出?身在人文学院的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你是中文系、历史系,还是哲学系,一进校门你就要开始学习诸子百家,先秦散文。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源(确切的说这个奠基时期应该是先秦两汉)。从文学上说,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部分的文学体裁,奠定了文学发展的基础;从历史上来说,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然后一些基本的史书体例(什么编年体、国别体)也都逐渐发展起来了;从哲学上说,百家争鸣,并逐渐发展成了以儒、道两家为主要思想(确切的说是到汉代才确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史哲综合发展的现象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与上文提到的中国人的整体思维特征也确实有不少关系。(待补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