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做真正的“磨刀石”!这个单位“蓝军班”的出现打破了什么( 二 )



文章图片

第77集团军某旅装步三连设置独立指挥、自主行动的“蓝军班” , 通过常态开展对抗性战备演练 , 推动连队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 。图为演练中 , “蓝军班”进入预设阵地 。
几年前 , 还是新兵的娄伟第一次参加连队战备演练 。当时 , 他激动得心脏怦怦直跳:“以为真的要打仗了 。”
可到达目标点位 , 娄伟才发现 , “敌人”并不真的存在 , 只是模拟敌情而已 。他心中的那股激情顿时消退不少 。
后来 , 这样的模拟战备演练参加得多了 , 娄伟就再也紧张不起来了 。
中士王丙胜说 , 以往战备演练都按固定套路 , “敌人”总是不堪一击 , 我方总是不断胜利 。他感觉 , 演练就像“应付差事 , 没意思” 。
说完这些“牢骚话” , 王丙胜拍着胸脯对马宁说:“连长放心 , 真要上了战场 , 我们大家都是很有血性的……”
这让马宁回想起之前 , 每次上级组织红蓝实兵对抗 , 全连官兵都拼了命地往前冲 。他们那种喷涌而出的决胜激情 , 好几次都让他这个连长眼眶发热 。
“为什么连队自行组织的战备演练大多沦为‘走程序’呢?”马宁意识到 , 这背后的原因恰恰是缺少真实对抗 。
“没有对抗 , 就没有实战化意识 。”马宁召集骨干讨论 , 大家之所以在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演习中紧张认真 , 就是因为对抗点燃了激情 。
【「磨刀石」做真正的“磨刀石”!这个单位“蓝军班”的出现打破了什么】而连队日常组织的战备演练 , 要么只有模拟“敌情”、没有真实“敌人” , 要么扮演“假想敌”的战士一触即溃、一战就降 。
时间久了 , 连队官兵们慢慢就松懈了 。
随后 , 马宁决定参照实兵对抗演习中的“蓝军”部队 , 依葫芦画瓢 , 在连队内部设置独立指挥、自主行动的“蓝军班” , 通过红蓝对抗来激发官兵的积极性 , 检验战备演练成效 。
果然 , “蓝军班”一出场 , 效果立现:演练中 , 因为不知道“蓝军班”会从什么方向、开展何种形式的进攻 , 全连官兵高度戒备 。
“虽然很累很紧张 , 但与以前相比 , 我更喜欢现在的演练 。”娄伟说 , 他在连队的战备演练中 , 找到了参加大规模实兵对抗演习才会有的那种激情 。
“蓝军班”绊倒了谁
战备物资不是“摆设” , 战备方案更不是“电影脚本”
作为“蓝军班”成员 , 下士薛志强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被俘”时的场景 。
那是“蓝军班”成立后的第一次对抗演练 , 连队一名战友抓住了薛志强 。可他忘了带绳子 , 连背包绳都没带 。当他在背囊里翻找能够绑缚“俘虏”的工具时 , 薛志强找准机会 , 轻松逃脱 。
面对“俘虏”逃跑 , 那名战友却嘀咕:“‘假想敌’不是应该束手就擒吗?咋不按套路出牌?”
事实上 , 当时 , 绝大多数抓捕组成员对“蓝军班”带来的改变都没做好思想准备:战斗中 , “蓝军班”不仅没有像以往的“假想敌”那样一触即溃 , 还适时反击 , 凭借过硬的战斗力 , 差点把抓捕组给“俘虏”了 。
抓捕组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蓝军班”只有一人“被俘” , 其他人全部安全撤离 。
「磨刀石」做真正的“磨刀石”!这个单位“蓝军班”的出现打破了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红方封控组组长、中士高强(右一)临机指挥组员们向“蓝军班”发起进攻 。
“‘蓝军班’给我们的教训很深刻 , 战斗装备、战备物资不仅要备齐 , 还要确保战场上能用 。”连长马宁说 , 以前大家没遇见过这么厉害的“敌人” , 所以连战备物资都没想着要带齐 , 可见对连队自行组织的战备演练懈怠到什么程度 。
与“蓝军班”的交手还在继续 , 吃了疼的官兵“学了乖” 。
从那以后 , 连队再组织战备演练时 , 官兵们都自觉地把全套战备物资和器材备齐 , 确保以“满格”的战备状态迎战“蓝军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