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阻断疾病传播 公筷公勺应“上位”成餐桌标配
阻断疾病传播 公筷公勺应“上位”成餐桌标配
文章图片
4月3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一家餐厅内,两位食客等待上餐,其身旁的橱窗上贴有“公筷分餐”的宣传海报 。
刘新 中新社新疆分社/人民视觉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邀约三五好友同桌共餐,对酒当歌别有一番情趣,但一不留神,也可能把病毒、细菌打包吞下 。有研究显示,人群中食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 。而“共餐共食”,为细菌和病毒提供了进入人体的可趁之机 。抵挡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新冠病毒,分餐制可谓一道健康屏障 。
3月以来,山东、北京、江苏、河北、湖南等地相继出台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地方规范或倡议 。夹菜用公筷,拒绝“口水菜”,正在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
其实,早在非典期间,分餐制、公筷公勺就曾被广泛呼吁、采用过,可惜疫情过后逐渐被人们放弃 。有专家表示,基于传统文化、饮食习惯、餐饮业运营成本等现实困境,分餐制难以一蹴而就,但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规章,对餐饮业和公众进行分餐制习惯的培养,让分餐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同吃一盆菜可能吃出多种疾病
从分餐制到合餐制,阖家享受丰美菜肴“同吃一盆菜”的同时,却为部分疾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
1月底,南京一家庭一次聚餐,导致7人先后确诊患上新冠肺炎 。哈尔滨一家庭9人聚餐,9人均为确诊病例 。
“除了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粪口传播的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伤寒杆菌、手足口病,都是潜在危害 。”江苏苏州市立医院消化道内科副主任医师闵寒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的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全球约50%的人携带 。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沃伦和马歇尔首次在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它可以长期定植在胃黏膜表面 。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引起胃部一系列病变,例如胃癌、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成人和儿童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
1989年和1993年,学者们又首次从胃炎患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分离并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这意味着幽门螺杆菌也能通过唾液传播,但并非所有感染幽口螺杆茵的人,都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通常仅有少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不过,推行分餐制,对于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能有帮助 。”闵寒说 。
不只堵住感染还有其他健康好处
可以“病从口入”的还有甲肝病毒等细菌和病毒 。“甲肝病毒、疟疾、霍乱、诺如病毒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如果污染饮用的水源、食物、蔬菜等,其他人饮用被污染的水或者吃掉被污染的食物,就可以造成传染 。除了食物,粪便也可以污染玩具、生活用具,孩子在接触这些玩具、生活用具之后,如果手部没有彻底清洁而接触、吃下食物,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戴月说,人们如果与患有粪口传播的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共用餐具、茶杯、牙具等,就有可能通过口进入消化道,而实行分餐制可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
分餐制为人类抵御细菌、病毒构筑健康防线的同时,也会间接带来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合餐可能不太好控制进食的量,每餐吃得多,能量摄入过多,易引起超重肥胖,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戴月说 。
闵寒认为,“围桌合餐时,可选择的食物很多,有的人可能会挑食,例如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海鲜吃得多,可能有患痛风的隐患,但分餐制有利于控制食量,便于营养均衡摄入 。”
健康意识影响公筷“流行”
每当一次流行性传染病暴发,分餐制都会被大力倡导 。非典之后,使用公勺公筷的呼吁曾一度流行,但非典疫情的远去,也逐渐带走了人们的热情 。
吕书红、田本淳、杨廷中曾于2008年发表的《非典期间与非典后期居民相关健康行为比较》一文指出,非典期间,在外出就餐的人群中,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为12.1%和24.8%,2006年则分别下降至11.2%和22.7% 。
推荐阅读
- 小梁长沙小伙骨折半年仍不能行走 医生:心理疾病作祟
- 疾病40岁后,这8种病尤其要当心
- 痛心!五人制足球31岁前国脚比赛中突发疾病离世
- 天津出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待遇标准:金额最高10万元
- 陕西一辅警在抓捕中突发疾病牺牲陕西一辅警在抓捕中突发疾病牺牲 嫌疑人已抓获
- 陕西一辅警在抓捕中突发疾病牺牲 嫌疑人已抓获
- 小红书版DOU+“上位” 商家的种草笔记可以花钱买曝光了?
- 张文宏张文宏“群体免疫”新解: 无数民众组成免疫屏障,阻挡了疾病蔓延
- 肺炎英国研究指出:新冠肺炎重症康复者患精神疾病概率高
- 「公主」陈情令小公主耿直人设“翻车” 女团选秀的上位之路会有真姐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