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忍受和同母异父的哥哥同住我该咋办

几乎和题主一模一样的处境,在家穿睡裙都不敢随便躺沙发,完全感觉不是自己家了
■网友的回复
看得出来题主和哥哥相处得不融洽。现今社会,生活相当多元化。由于处理不好家庭成员之前的关系,一些家庭容易出现各类危机。对于再婚家庭,成员间的共同生活时间更短,出现问题可能性更大。应该说,题主遇到的是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报道,一些孩子因为即将降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与家长争吵,甚至不乏以死威胁逼迫母亲终止妊娠的案例。对于题主的问题,虽然针对的是“哥哥”,但由于题主与父母的生活时间更久,实际上与上文提到的案例有很大的相似性。从题主的描述来看,目前仍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此时家庭中出现一个新的成员,可能作为“竞争者”与自己争夺父母的关爱,自然会引发不安全感。题主既然已经对哥哥产生了抵抗意识,在认知过程中会自动选择符合心理预期的事件,或对中性的事件倾向于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解释。题主在对哥哥的评价中多是使用结论性的负面词语如“脾气不好”,“好吃懒做”,“有暴力倾向”等等,但是却没有完整的具体的事例。常理推论,一个寄人篱下的青年如何敢轻易显示脾气与暴力;是不是题主与其相处过程中一些言行无意伤害到了他的自尊?换个角度想,如果题主住在自己母亲家,却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日常多有不敬,是不是也会有些脾气?说到父母,其实正是关键问题的所在。在哥哥来到题主的家庭之前,题主与父母是不是沟通不够,加深了题主的不安全感?作为父母,有必要在家庭成员产生变动之前,为题主的适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猜测,在这一方面题主的父母工作做得不够好。只有在题主具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才可能从心理上完全接纳新的家庭成员。最后,凡事都有但是。如果题主的哥哥确实有触犯法律的行为或威胁到题主的生命安全,则要以另外的态度处理。例如,如果哥哥“嗑药“属实,题主应该把相关证据交给父母。具有正常判断力的成年人应该知道怎么做。友情提示:”晚归“不是“嗑药”的证据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