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汉唐」为什么明代铸钱传世没有宋钱多?( 二 )


自洪武之后 , 直到万历初年 , 铸钱数量大为下降 。 建文、洪熙、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铸钱 。 永乐、宣德年间虽曾铸钱 , 但铸得不多 , 永乐钱很少 , 宣德钱一共只铸了10万贯 , 宣德以后五十年间完全没有铸钱 。
弘治十六年铸弘治通宝 , 但铸量不足;嘉靖钱每年仅铸十万贯左右;隆庆时只铸钱一年多 , 户部进缴不过二百万文 。 万历以后 , 泰昌年间因光宗在位只有几个月 , 没有铸钱 , 少量泰昌通宝钱系天启年间补铸的;崇祯通宝品种虽多而杂 , 崇祯元年年铸钱量也仅约1.29亿文左右 。 整个明朝十六帝历经277年 , 铸钱总数不过千把万贯 , 比起唐、宋时代铸钱量要少得多 , 仅多于元代而已 。
三、明钱毁失多
明代实行钞法 , 铸钱量本少 , 部分明钱又被埋藏弃毁、销熔改铸 , 遗量更少 , 而其中之珍品更廖廖可数 。
《明太祖实录》中载:“洪武二十七年 , 八月丙戌诏禁用铜钱……限半月内 , 悉收其钱归官 , 依数换钞 , 不许更用 。 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者 , 罪之 。 ”这样一来 , 本来铸量就不多的洪武钱 , 一部分被官府强令收回换钞 , 一部分被民间埋藏弃毁了 。
据不完全统计 , 本世纪八十年代 , 浙江地区曾发掘过下限为明洪武通宝的窖藏就有一、二十起 , 其中有大中、洪武钱 , 洪武通宝中有:折三背豫、背浙 , 小平背浙、北平、福几种 , 小平背福又有尔宝、缶宝两种 。
此外 , 河南与安徽交界处、福建、广东及上海郊县等处 , 均曾发掘过洪武窖藏 。 由此可知 , 洪武钱窖藏并不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 , 而是当时埋藏弃毁铜钱的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
明钱被销熔改铸的习惯 , 可以说是起源于朱元璋 。 元末时纸币制度近于崩溃 , 各地农民起义军群雄并起 , 各自铸钱 。
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号称吴国公时 , 元至正权钞钱在江南一带流通 , 朱元璋等人则销融元钱而改铸成大中通宝钱 。 朱元璋称帝后 , 洪武元年(1368年)铸五等洪武通宝钱 。
三年后(洪武四年)又将大中、洪武大钱销熔改铸小钱 , 到后来禁用钱时销毁现象更为严重 。 明陆容《菽园杂纪》中说:“洪武钱民间全不行 , 予幼时尝见有之 , 今后不见一文 , 悉销毁为器矣 。 ”由于朱元璋开了销熔改铸的头 , 明朝中后期多有仿效 。
如嘉靖年间曾规定 , 嘉靖钱七百文抵银一两 , 而洪武、永乐、宣德、弘治等钱一千文抵银一两 。 于是 , 一时间连民间都私铸嘉靖钱 , 这样一来 , 又助长了销熔改铸之风 。 天启以后 , 钱法更乱 , 天启元年(1621年)铸大钱“天启通宝” , 到六年又回收改铸小钱 。
顾炎武《日知录》中曾指出:“天启、崇祯年间销毁旧钱改铸新钱之风更盛 , 而所铸之钱弥多弥恶 , 旋铸旋销 。 ”这也说明了明代后期铸钱中的混乱 。
明亡后 , 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于1644年入关 , 逐步统一全国 。 清顺治帝为巩固政权统治 , 在制钱方面也尊汉俗、顾民意 , 开铸五式顺治通宝钱 。 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 , 清铜钱大量流向市场 , 清统治者逐步对仍在市面流通的明钱进行贬值 。
顺治初年 , 十个明钱可当五个清钱用;到顺治二年 , 十枚崇祯小平钱只能当一枚顺治钱用 。 再到后来 , 清政府则下令查禁民间收藏和流通的明钱 , 并把收缴的明钱改铸成新的清钱 。 这样一来 , 大批明钱被查抄没收 , 传世的明钱就更趋少了 。 从我们多年收集的古钱来看 , 明钱确实不易收集 , 尤以南明钱就更难得 。
四、明钱外流广
【「追忆汉唐」为什么明代铸钱传世没有宋钱多?】尽管明代铸钱很少 , 可当局为了推行纸币 , 还常将铸钱贮存国库 , 不全部发行出来;又经常用国库铸钱颁赐给外国使节 , 从而致使不少明钱外流 。
「追忆汉唐」为什么明代铸钱传世没有宋钱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