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赵匡胤的帝位之路,充满了阴谋和背叛,却被赵宋过度美化( 三 )


过封邱门之后 , 赵匡胤的人马只是进了汴京的外城 , 下一步是进入内城 , 赵匡胤“整军自仁和门入 , 秋毫无所犯 。仁和门为何如此顺利?因为这道城门是被殿前都虞候王审琦所掌握的 , 此门通畅是兵变计划的一部分 。穿越仁和门后 , 赵氏大军再由早已被石守信控制的左掖门进入皇城 。石守信当时宿卫内廷 , 得到陈桥兵变消息之后 , 立即“登左掖门严兵设备 , 闭关以守” , 待赵匡胤率军抵达 , 就“启关纳之” 。
『阴谋』赵匡胤的帝位之路,充满了阴谋和背叛,却被赵宋过度美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匡胤御容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 , 这场兵变就算基本成功了 。不过 , 也发生了一点流血冲突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是员猛将 , 也是周室的死忠粉 。在得知赵匡胤兵变的消息 , 手中实际控制兵力不多的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 , 将率众备御” 。然而 , 在通过左掖门的时候 , 韩通遭遇石守信的伏弩阻击 , 双方展开激战 。突围之后 , 韩通又带人去抓捕住在汴京寺庙定力院的赵匡胤母亲杜氏及其他家眷 。搜索无果之后 , 韩通恰好遭遇了赵匡胤的心腹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 , 遭其追赶至家中 , 韩通夫妇及其长子、二子、三子皆被王彦昇所杀 , 但韩通三岁的幼子和四个女儿未被杀害 。
韩通之死消除了汴京城唯一能够抵抗赵匡胤的势力 , 改朝换代已经板上钉钉了 。在赵匡胤的操纵下 , 后周的幼帝柴宗训不得不将皇位拱手相让因赵匡胤之前在宋州任归德军节度使 , 故而赵氏王朝定国号为大宋 , 改元“建隆” , 点检真的做了天子 。让出皇位的柴宗训被降封为郑王 , 迁往房州 , 只活到二十岁 , 在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就死了 , 死因并不清楚 。
大宋取代了大周 , 赵氏王朝是否也会像五代王朝那样骤兴骤灭呢?与五代一般的兵变不同 , 赵匡胤兵变入京之后 , 除了与韩通发生武装冲突之外 , 其余几乎都是兵不血刃 。汴京百姓起初以为赵匡胤的军队也会“循五代之弊 , 纵士卒剽掠” 。
【『阴谋』赵匡胤的帝位之路,充满了阴谋和背叛,却被赵宋过度美化】但是 , 他们看到的是“兵士即时解甲归营 , 市井不动略无搔扰” 。京都父老都赞叹:“五代天子皆以兵威强制天下 , 未有德洽黎庶者 。今上践阼未终日 , 而有爱民之心 , 吾辈老矣 , 何幸见真天子之御世乎?”远在成都的后蜀宰相李昊也朦胧感觉到分裂乱世即将终结 , “臣观宋氏启运 , 不类汉周 , 天厌战乱久矣 , 一统海内 , 其在此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