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史海峰:万字长文剖析技术人如何成长( 四 )


EAI本应该是一个很薄的一层 , 但是因为大家都是产品化 , 做着做着EAI就变成了业务系统 , 因为有些事上下游都不干 , 都有非常强大的理由 , 说产品模型不能这么干 , EAI不是产品 , 这个逻辑能实现吗?当然能 , 就是开发嘛 。
本来EAI是一个管道、总线 , 信息传递 , 数据转换 , 协议适配 , 路由一下 , 像一个网关 , 不应该承担业务逻辑 , 但是做着做着 , 订单的处理流程是我们实现的 , 所有的增值业务的订阅关系在我们数据库里 , 把这些东西全存这儿 。
那这套系统很复杂吧?当年我们有七台服务器 , 因为是小型机 。所以传统IT跟现在的互联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当然我们不是单点的 。
在亚信做了这么多年 , 出来之后再想一想有什么遗憾呢 。首先是对IT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不足 , 因为已经N拨互联网了 , 2012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 , 但是作为IT民工对行业趋势关注很不够 。
比如去年我看《腾讯传》 , 17年看的 , 看的时候有特别痛的领悟 , 05年的时候腾讯已经上市了 , 也就是说的确有段时间腾讯曾经要把自己卖掉 , 活不下去了 , 在05年以后压根儿就不是事儿了 , 就是一个帝国了 。
05年我毕业四年 , 那时候我也是QQ的重度用户 , 虽然我不花钱买钻 , 但是作为IT行业里面的人 , 并没有意识到腾讯拥有着中国最大的用户群 , 有了这些用户群 , 干什么都能成 。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有感受 , 就是在一个细分领域里 , 不知道整个行业发生了什么 , 身在局中而不知局 。
其次是对整体业务数据模型掌握不到位 , 因为是一堆系统集成在一起 , 不同的系统的数据模型不太一样 , 虽然我们接触到了很多 , 但是对于每一个系统内部的模型理解不够深 。
再次 , 系统监控、持续运维机制不完善 , 因为就那么几台服务器 , 基本上靠人工就搞定了 , 自己设计了一套基本的监控 , 发告警短信 。
最后是对于整体架构总结和优化较少 , 我们本来是有系统定位的 , 但是做着做着做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 这体现了行业COTS软件在产品化、本地化、定制化等方面的局限和矛盾 。
其实我们已经是整个体系里面最了解架构的人了 , 但是我们只是把自己当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 对于上下游、对整体认知不到位 , 想得不够多 。
04
在当当做架构的日子
_____
我在当当做架构的经历 , 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 。
2012年我去当当面对的场景是什么呢?作为老牌电商 , 当当的后台系统还在使用.net , 系统是多年来以自营图书逻辑为主野蛮生长起来的架构 , 没人能说清楚 , 没什么规划 , 没有统一的监控 , 没技术品牌 。
刚去的时候 , 想当然以为作为消费者明白电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 但是到仓库里面去一看怎么入库、上架、汇单分拨次处理、拣货、包装、调拨、甚至怎么打扫卫生 , 才对电商的线下交付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 , 线下任何一个操作都是有成本的 。
好在我去了不久就参与了一个招商平台重构的项目 。当时很多电商从自营转平台化 , 这个平台跟阿里巴巴的中台不是一个概念 , 平台就是商家入驻卖商品 , 当当原来有 , 但是做得不太好 , 决定再做一套 。
这个项目很大 , 串起来整个业务流程 。原来是一套自营体系 , 怎么变成一个平台体系 , 中间如何过渡?理想的平台跟自营最大的区别是商家 , 自营不存在多个商家 , 真正的平台要支持多商家 , 就像云计算支持多租户一样 , 所有的系统都必须支持 , 都得改 。
但实际上我们做成了两块 , 京东原来也是这么做 , POP是独立的 , 因为自营体系本身已经很重了 , 推倒重来就是整个公司从头再来 , 肯定是玩不动的 。
我们最终的方案是商家的商品、订单、促销、礼券这些系统单拉出来的 , 商家走这条线 , 但是面向用户这端的卖场 , 或者我们说的商品展示和交易、支付是通用的 。这样一个项目做下来 , 对电商就有很好的理解和认识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