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庄恪太子之死:唐文宗逼死儿子的历史惨剧

庄恪太子是唐文宗的长子李永 , 在大和六年(832年)被唐文宗封为皇太子 。唐文宗一生只有两个儿子 , 所以对于长子李永寄予厚望 , 十分宠爱 。在大和四年(830年)李永被封鲁王时 , 唐文宗特地挑选户部侍郎庾敬休为王傅 , 户部郎中李践方为司马 , 太常卿郑肃为长史 。在开成元年(836年) , 唐文宗还相继选拔高元裕、韦温、窦宗直、周敬复等人为太子侍读 , 加强李永的储君教育 。
然而在开成三年(838年) , 唐文宗突然指责皇太子李永沉溺于宴享并且不能接受别人劝导 , 随即唐文宗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议事 , 要废黜李永的皇太子之位 。结果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 , 御史中丞狄兼谟上前哭谏 , 翰林学士6人和神策军及六军军使16人上表劝阻 , 唐文宗迫于内外压力 , 放弃了废黜太子的行动 。但唐文宗针对李永的行动却没有停止 。
在李永回到住所少阳院之后 , 唐文宗派宦官张克己、柏常心为少阳院使 , 负责少阳院的事务 。同时把李永身边的如京使王少华、判官袁载和以及其他品官、白身、内园小儿、宫人等数十人贬窜或者处死 , 最终李永在同年十月十六日暴薨于少阳院 。
在传统史观比如《新唐书》通常解释为李永的母亲王德妃在宫廷失宠 , 李永又不修德行 , 加之唐文宗的宠妃杨贤妃挑拨离间 , 最终导致唐文宗意图废黜皇太子李永 , 导致李永惴惴不安而病逝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重新审视庄恪太子之死:唐文宗逼死儿子的历史惨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皇太子李永之死的疑点
我们通过前文可以了解皇太子李永从被废到死亡的过程 , 如果只是简单的看记载 , 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 但只要细心思考 , 总能看到不一样的地方 。
1.李永沉溺于宴会的罪名是否成立?
唐文宗废皇太子的罪名就是李永沉迷于宴会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来看这项罪名是否成立 。
要知道在唐代开宴会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 , 上自皇帝下到庶民都喜欢开设宴席 。以唐代宫廷宴饮为例子 , 唐代的宫廷宴饮分为节日宴会 , 皇帝游宴、庆功宴、朝会和祭祀时的宴会、宫廷内宴、饯行宴 , 招待外国的宴会 , 品类十分繁多 , 沉迷于宴席的皇帝就有唐中宗、唐玄宗、唐德宗 。
此外按照《新唐书》的记载 , 负责皇家饮食的光禄寺的太官署拥有监膳10人 , 监膳史15人 , 负责膳食的人多达2400人 。光禄寺的掌醢署 , 有主醢10人 , 酱匠23人 , 酢匠12人 , 豉匠12人 , 菹醯匠8人 。皇帝的私人机构尚食局有主食16人 , 主膳840人 。从唐代食官的人数我们也可以推测当时宴会的繁多 。
随着中唐之后的经济发展 , 大量的商业城市出现 ,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宴饮也变成了社会风气 。尤其是上层社会极为流行 , 唐代宗时期宰相裴冕热爱举办宴席 , 请客吃饭时客人连食物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 唐武宗时期宰相李德裕搞宴饮 , 一杯羹就要花费三万钱 。可见举办宴会已经变成唐代上层社会的习惯性消费 , 而且唐文宗本人也喜欢宴饮 。
所以唐文宗批评太子沉溺于宴饮 , 是站不住脚的 , 首先皇家宴席是惯例 , 其次上层社会也喜欢宴饮 , 皇太子李永作为年轻人喜欢宴饮只不过是随社会潮流 , 唐文宗指责太子沉溺于宴饮本身就值得怀疑 。
:重新审视庄恪太子之死:唐文宗逼死儿子的历史惨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杨贤妃几句简单的诬谮真的会导致李永致死?
关于杨贤妃 , 历史的记载不多 。唐文宗自甘露之变后 , 意志消沉 , 沉迷于宴席享乐 , 而杨贤妃由此上位 , 深受唐文宗喜欢 。关于杨贤妃陷害皇太子李永的事情 , 在历史文献中记载并不相同 。
在成书比较早的《旧唐书》的记载和《新唐书》记载完全不一样 。《旧唐书》记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