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常容#同为名臣的范仲淹与吕夷简的争斗,本质上是寒族与世家的一次缠斗( 二 )


这就是范仲淹的家世 , 他是标准的寒族 。 范仲淹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完全靠自己拼搏得来的 , 上面这一段话讲的就是他少时努力的过程 。 范仲淹是不是一个人在单挑吕夷简呢?

#知常容#同为名臣的范仲淹与吕夷简的争斗,本质上是寒族与世家的一次缠斗
本文插图

答案是否定的 。
他背后站着一群同样的人 。
比如晏殊 , 王曾等人 。
晏殊出身无法与吕夷简相比 , 他的成功也是靠神童试出来的 , 靠的是自己的才华 。 王曾作为北宋名相同样是少年孤苦 。
王曾和晏殊二个曾经力荐范仲淹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这两位就是范仲淹的恩师 。
王曾与吕夷简是不和的 , 他们曾经搭当过 , 晏殊也曾经手握大权 。
他们身边还聚集了什么人呢?
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庆历新政”的骨干都与晏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这里不展开讲 。 因为《晏殊的朋友圈都有哪些人?这个圈子为啥宋仁宗要出手打压?》有详细讲解 。
这些人除了富弼出身比较好 ,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不好 , 祖上无荫 , 靠着自身努力取得的地位 , 这是标准的寒族的标志 。
他们主要的冲突在什么地方呢?

#知常容#同为名臣的范仲淹与吕夷简的争斗,本质上是寒族与世家的一次缠斗
本文插图

官人之法 , 人主当知其迟速升降之序 , 进退近臣 , 不宜全委宰相 。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四十》
这句话是范仲淹攻击吕夷简时说的 。
北宋的相爷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 。 范仲淹认为相爷的权力不可以这么大 , 不能完全委托给宰相 , 皇帝应该要过问 。
简而言之 , 范仲淹认为需要加强皇权 , 约束宰相的权力 。
这完全符合皇帝的利益 。 因为千年来 , 皇帝都在想方设法约束相权 , 《古代相权到底可以有多大?》一文讲到皇帝是如何夺权的 。 谁在支持皇帝剥夺相权呢?自然是寒族 。 所以寒族与世家大族的缠斗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皇帝剥夺相权的过程 。
皇帝权利过大对世家限制也会增大 , 无形中减弱世家的影响力 , 这自然会引发吕夷简的反击 。
范仲淹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呢?
因为寒族要获得晋升之路是科举 。 科举给了寒族一条上升之路 , 也避免世家大族在朝中独大的局面 , 纠正了九品官人法中的弊病 。
寒族中举之后要做官 , 如果你不是世家出身 , 虽然科举获胜 , 做官之时依旧会受到打压 , 这是寒族不愿意看到的 。
这一场从两汉开始的纠缠一直延续到唐宋之时 , 寒族获胜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 只是时间的早晚 。 当然真正获利的自然是皇帝 , 因为他的权力再无威胁 。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吕夷简落败 , 虽然王曾也跟着一起被贬 。

#知常容#同为名臣的范仲淹与吕夷简的争斗,本质上是寒族与世家的一次缠斗
本文插图

范仲淹为代表的寒族获胜 , 但是他们的子孙获得的地位却是千差万别 , 因为世家之根基不可能一下子动摇 。
知常容以吕夷简和范仲淹他们一派灵魂人物晏殊的子孙作为对比 。
吕夷简四个儿子 , 长子卒赠左谏议大夫 , 次子卒赠太尉 , 三子卒赠太师 , 四子卒赠右光禄大夫 。
晏殊名气最大的是第七子晏几道 , 也只是做到开封府判官等职 , 他的好几个儿子只做到大理事评事这一个级别 , 死后根本没有追赠 , 与吕夷简的子孙差距实在太大 。
晏殊死后 , 晏几道马上就体会到人情冷暖 , 经历与王安石之间的纠纷 , 晏家迅速没落 , 但相比吕家一切如常 。
这就是北宋世家和寒族的本质区别 , 他们的缠斗当然还在继续 , 此时的世家已经不复东晋之时的强大 , 相反走在末路之上 , 只是末路上的辉煌 , 根本无法对王权产生任何威胁 。 皇帝也在往独裁者的路上狂奔 , 直到清朝灭亡而终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