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正午阳光的出品的《清平乐》正在热播 , 故事以北宋为背景 , 为观众还原了一个治国有方且又有些儿女情长的宋仁宗 。 在第一集中不从小被蒙在鼓里的宋仁宗 , 直到快长大了才得知太后刘娥并非自己的生母 , 而是被派去给先皇守陵嫔妃李兰惠 。

『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本文插图

原来宋真宗为了避免自己死后两宫并立 , 便有意隐瞒了李兰惠诞下皇子这件事 , 而是让刘娥以母亲的身份抚养宋仁宗 ,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 还特意下旨在自己死后 , 让嫔妃李兰惠去为自己守陵 , 硬生生的拆散了一对亲生母子 。 宋真宗之所以这么做 , 是为了避免所谓的两宫并立 。
两宫并立一般是指继位的皇帝并非皇后所出 , 因此在新皇登基后 , 除了原先的皇后晋升为太后 , 皇帝生母也顺理成章的晋升为太后 , 这样就同时存在两位皇后 。 看到这里 , 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 , 宋真宗为何将两宫并立视作洪水猛兽呢?

『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本文插图

要知道离我们最近的清朝 , 就曾多次出现过两宫并立的情况 , 比如顺治朝的孝庄文皇后与孝端文皇后 , 康熙朝的孝惠章皇后与孝康章皇后 , 以及同治朝的孝钦显皇后(慈禧)与孝贞显皇后(慈安) 。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 还要从皇权与相权的千年博弈说起 。

『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本文插图

一、皇权与相权的千年博弈
宋朝初年 , 皇帝之所以惧怕两宫并立 , 并非是因为皇后本身 , 其背后其实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皇帝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君 , 拥有绝对的权力 。 但并非每一位皇帝都可以做到像秦始皇那样兢兢业业 , 一天不看完一百多斤的竹简不睡觉 , 所以一些日常公文 , 甚至一定级别以下官员的任免都交由宰相(相权职位的统称 , 并非具体管制)处理 。

『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本文插图

但这些所谓的“小事” , 日积月累起来便很容易让宰相拥有极强的话语权 , 以至于可以和皇权叫板的地步 。 所以秦始皇亲政时便直接废除了相国一职位 , 只保留了相国助手丞相一职 , 其目的就是对相权的打压 。 但相权背后是一帮人 , 皇帝则是典型的孤家寡人 , 等到强势的帝王死去 , 相权便会趁机再次崛起 。 所以到了汉朝中期 , 索性废除了丞相一职位 , 用由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和大司空(御史大夫)组成了三公进行替代 。
不要看这些官职名称可能源自周朝 , 但实际目的其实是对相权的打压 , 手段是将原本在一个人手中的权力分散到多个人手中 , 相权分散彼此制衡 , 其对皇权的威胁自然迅速下降 。 隋唐以后 , 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主流途径 , 这使得文官集团逐渐取代士族门阀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势力 , 于是从唐朝开始 ,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 , 便对相权展开了进一步削弱 。

『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本文插图

不同于汉朝时期三公九卿 , 唐朝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度 , 虽然换了名字 , 但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 , 相权一下子就被一分为三“省” 。 但这仅仅是打压的开始 , 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 , 唐朝经历了多位十分强势的皇帝 , 皇帝有多强势 , 对应的相权就会受到多么有力的打压 。
所以唐朝初年先是尚书省被李世民“废掉” , 剩下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也往往不止一位 , 相权一般由三到四位官员同时“瓜分” 。

『中华五千年』《清平乐》中,皇帝为何惧怕两宫并立?从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说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