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90后”文化外交官赵子昂亲述:我们在伊朗战疫

国际疫情尚未看到拐点的此刻 , 一大批外交官正奋战在海外战疫前线 。他们不辱使命 , 为驻在国的华人华侨和当地民众全力提供着支援 , 也为国内防控输入性病例筑起了最前沿的防线——
讲述人:赵子昂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
2019年10月20日 , 我再次踏上了伊朗的土地 , 这次是以外交官的全新身份 。3年前 , 我作为留学生 , 曾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度过了10个月的留学生活 。作为波斯语专业的毕业生 , 可以在这里度过第一个任期的驻外生活 , 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因熟悉而产生的安心 。
走出机舱的那一刻 , 我万万没有想到 , 数月之后 ,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劫难会在这里降临 。
疫情席卷伊朗前夕
驻外工作没有给我慢慢熟悉它的时间 。报到后不久 , 使馆文化处一年中最重大也是最重要的活动“欢乐春节”就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 。在我们为确定场地、项目、嘉宾、海报、艺术团等一系列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 , 伊朗国内的政治局势迎来了多年来最为动荡的时期 。从2019年10月开始 , 伊朗因油价、空难等接连不断的问题 , 政治局势极不稳定 。当“欢乐春节”的准备工作进入收尾 , 并最终确定在2020年1月17日、18日举行后不久 , 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万事俱备的“欢乐春节”活动 , 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 。
还没有来得及为工作成果的付诸东流叹口气 , 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便从国内传来 。那段时间 ,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手机上刷国内疫情的消息 。当时 , 伊朗人的生活一切照旧 。每天刷完手机走上熙熙攘攘的街头 , 都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
伊朗长年遭受美国经济制裁 , 中国是为数不多的仍然与伊朗保持一定贸易往来的国家 。这里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商品 , 伊朗人对中国人也非常热情 , 不仅会在街上主动跟你打招呼 , 甚至还会邀请你去家中做客 。当时 , 随着疫情在国内的发生 , 伊朗开始有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 我和同事在德黑兰遇到了拒载甚至拒绝出售商品的情况 , 而我们并不是个例 。
2月中旬 , 使馆文化处与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 , 德黑兰大学等共同策划举办了“伊朗民众声援中国签名活动”“德黑兰大学与你在一起——中国留学生座谈会”活动 , 声援中国抗疫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 , 让更多伊朗人了解中国抗疫的真实情况 。这些活动也让我看到了更多伊朗人对中国的同情、关切与支持 。很多伊朗民众看到活动背板上“为中国声援”的字样就主动上前 , 签上自己的名字 , 写下祝福的话语 。我们收集到整整两大块被签名填满的背板 。
活动当天 , 使馆的伊朗籍雇员哈基米专程开车载着我去往现场 。印象中 , 这位50多岁的伊朗人平时沉默寡言 , 但到了现场 , 只见他突然走到背板前 , 拿起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标语牌 , 高举手臂 , 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用汉语大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 那情景让我动容 。
哈基米的呼喊声、德黑兰自由塔亮起的中国红、第一时间捐献到中国的伊朗医用防护用品……伊朗人用行动让我感受到了中伊两国人民之间历久弥坚的友情 。
「赵子昂」“90后”文化外交官赵子昂亲述:我们在伊朗战疫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伊朗地标建筑自由塔举办灯光秀声援中国
2月19日 , 伊朗首次宣布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随即 , 疫情开始在伊朗扩散 。
一个都不能少
疫情在伊朗蔓延速度之快 , 让我震惊 , 也感到突然 , 却不是不能理解 。伊朗医疗基础设施不足 , 与外界防疫经验交流较少 , 同时政府应对措施较为缓慢 , 民众防疫意识也十分淡薄 , 疫情面临着很大的失控风险 。
因为每天关注国内的疫情 , 新冠肺炎对我而言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 基础防护措施更是了然于心 , 所以当时也没有特别恐慌和不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