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讲历史」大声笑,可怕的东西都会跑掉,狂欢文化在中世纪法国的发展与价值


奇形怪状的面具 , 华丽的花车游行 , 疯狂的人群和舞会 , 喝不完的美酒吃不完的美食 , 彻夜的欢笑......这是很多现在人对狂欢节的印象 , 但是这个看起来极度欢乐的节日 , 却是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 。
我们现在评价中世纪 , 都会在它的前面冠上黑暗二字 , 那么为什么如此奢华快乐的节日会起源于那个时代呢?那个时代的狂欢文化也是现在这样全民快乐的氛围吗?本文将带各位读者从狂欢文化的起源、狂欢文化内涵的改变及原因几个方面来做一些探究 。 一、狂欢文化是一种全民性的信仰与生活方式 , 是一种"文化共同体"
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时代 , 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和思想上非常落后的时代 。 人们畏惧黑暗 , 畏惧疾病 , 畏惧饥饿 , 畏惧战争和死亡 , 甚至畏惧未知的世界 , 于是他们需要寻求一种宗教的 , 也就是心理上的保护 。

「小毛讲历史」大声笑,可怕的东西都会跑掉,狂欢文化在中世纪法国的发展与价值
本文插图

法国历史学家米桑布菜德曾对法国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中世纪法国的大众文化 , 实质上是在--个充满了实际和假想的危险的世界里谋求生存的体系 。 于是人们就都构成了一个个群体来生活 , 也就是地域共同体 。 为了使这些群体联系起来 , 狂欢游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活动 。 这种活动可以使全体公民共同参与进来 , 一同驱散恐惧 , 紧密加强联系 , 一起来寻求宗教上的保护 。
除了宗教上的作用外 , 狂欢文化还具有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 是地方社群自治的重要载体 。 由于当时的文化认为经常单独一个人生活活动的人与黑暗邪恶相联 , 因此在法国各个地域的人们在文化认同上都是群体性的 。
因为每个人的活动与群体紧密联系 , 久而久之 , 在这种群体文化氛围里就形成了社会群体自治 。 这种形式也会延伸到狂欢文化中 , 在狂欢游戏进行时 , 人们会借助狂欢游戏的形式进行宗教仪式来祈求群体的安康和繁衍在宗教上的保护也会在活动进行中以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一些群体性的事务 , 维护社会群体的利益 。

「小毛讲历史」大声笑,可怕的东西都会跑掉,狂欢文化在中世纪法国的发展与价值
本文插图

这种活动重要有两种形式:在这一天 , 他们会选出几个"倒霉蛋"倒骑在毛驴上或者被关在牛车里 , 沿街在人们的哄笑中游行 。 这些"倒霉蛋"并不是随机选择 , 而是那些犯了群体准则的人 。 另外 , 还有一种游行的惩罚 , 外地人如果娶了当地适婚女子 , 那么这些人就会在游戏中向这些外地人索要罚款 , 因为他们抢了本地青年获得婚配权力的机会 。
狂欢文化现象大抵也不是只有平民阶层参与 , 贵族以及国王这样上层阶层也有这种甚至很欢迎狂欢文化 。 例如贵族贵妇和教士也会沿街观看平民阶层举办的这些活动 , 一些吵闹游戏类似于双方丢鸡蛋苹果 , 扮野人吼叫并且做一些粗鄙动作的活动在宫廷也有举办 , 一些贵族甚至也会组织狂欢游戏的社团 , 一些重要的节日贵族们也会邀请一些比较有名的民间游戏社团到家里来狂欢 。

「小毛讲历史」大声笑,可怕的东西都会跑掉,狂欢文化在中世纪法国的发展与价值
本文插图

由此可见狂欢文化不仅是大众阶层也是贵族阶层共同认同的一种文化 , 同时这种文化是一种全民性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 它担任了社会文化建构和宗教的作用 , 是人们的"文化共同体" 。 二、狂欢文化在法国中世纪后期向世俗化发展 , "文化共同体"分裂
16世纪开始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 随之而来的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进一步变动深深地影响了狂欢文化的宗教作用 。 新教的兴起 , "大斋节"在与"狂欢节"的对抗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 "狂欢节"被极度的丑化 , 大众以暴力的方式处罚被冠上各种丑恶形象的"狂欢节"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却是一种庆祝狂欢节的习俗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