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死守可不是办法,鱼不咬钩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确知水中有鱼 , 可就是不咬钩 , 打窝一二个小时浮漂仍是纹丝不动 。 鱼不咬钩有多方面的原因 , 需要认真分析原因 , 只要找到了症结 , 对症下药 , 问题便迎刃而解 , 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查找鱼不咬钩的原因 。
野钓:死守可不是办法,鱼不咬钩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文章图片
(1)饵食是否对路
平时用某一种饵料总能钓上鱼 , 同是一种饵料 , 这次鱼却怎么也不咬钩时 , 你会感到茫然 。 其实 , 鱼的口味会发生变化 , 这跟水域、水情、季节等许多因素有关 。 至于鱼的种类不同 , 食性各异就更不用说了 。 假如你对所钓水域的情况比较熟悉 , 可先从钓位、水情等其他方面查找原因;如果是生疏的钓场 , 又确实有鱼 , 则饵食对不对路 , 应是首要的一条 , 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 怎样才能知道饵食对不对路呢?这就要靠试验了 。 譬如你用的是酒泡小米撒窝、蚯蚓装钩 , 无鱼上钩 , 换别的饵食再试 。 喂窝个把钟头还不行 , 换一种饵再试验 , 把你带去的饵料逐一试遍 , 看哪一种上鱼 。 只要有一条鱼咬钩 , 就说明该种饵食是对路的 。 如果带去的饵食种类太少 , 可在岸边就近捉些蚂蚱、小蚯蚓、虫蛾一类昆虫或小鱼小虾试一试 , 说不定会使情况有所改观 。 也可以参考周围钓友的用饵情况和效果 。 此外 , 应当考虑到垂钓时间是不是适宜 , 如果不在旺食时段 , 鱼就不爱张嘴吃食 。 比如北方地区夏季垂钓有早中晚三个旺食时段 , 不在这三个旺食时段 , 下钩后往往一小时不开张 , 也属于正常 , 需要耐心等待 。
(2)钓位钓点选得是否合适
如果钓位选择不当 , 此处无鱼 , 当然无鱼上钩 。 或者钓点选的不是地方 , 或过浅过深;或水底有暗草 , 饵钩落不了底;或大水面的平直地段 , 鱼不在这里停留 , 更非鱼道或鱼窝 。 撒窝一两小时 , 窝内毫无反应 , 邻近的钓友也无鱼上钩 , 就有另选钓位的必要 。 这时你最好先绕场勘察一番 , 看哪里有合适的钓位 , 哪个钓位爱上鱼 , 确定有好的钓位再换 。 如果这时你邻近的钓友开始上鱼了 , 你可在原处坚持 , 在饵食、钓具或垂钓方法等上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 等待“好运”的到来 。 当你到一个陌生的钓场垂钓时 , 切莫急于下钩 , 需记住“三分钓技 , 七分钓位”的鱼谚 。 一定要先转一转 , 看一看 , 凭经验目测 , 可大致判断出钓位的优劣;用重坠空钩可试出水深水浅;通过轻拉回拖 , 观察浮漂状态 , 可判断水底有无坑洼沟坎和暗草 。 总之 , 一定要把钓位钓点选在鱼游动觅食的必经之地和集聚栖息的场所 。 “磨刀不误砍柴工” , 此乃经验之谈 。
野钓:死守可不是办法,鱼不咬钩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文章图片
(3)水情方面
水位上涨过快过猛或回落过快时 , 鱼四处奔逃不咬钩 , 将钓位选在深水区 , 偶有所获;流水中垂钓 , 流速过快 , 鱼不在这里停留 , 应选择流速较稳处下钩;水色过于浑浊 , 饵食难以被鱼发现 , 使用白色、黄色或香味浓重的饵食 , 效果会好一些;水质过肥、鱼不爱咬钩 , 用普通饵食很难奏效 , 用蛆饵 , 或用酸臭、腥、膻、呛较重的饵食 , 能引起鱼的兴趣 。 再就是钓点水域的深浅 , 与鱼的活动规律不相符合 , 应及时在钓点附近调整深度或另换钓位 。
(4)天气情况
天气的好坏对鱼的摄食有直接影响 。 比如闷热天气、下雾天气、连续阴天、雷雨之前 , 气压就会降低 , 水中鱼憋闷难受 , 不想进食 , 不是“钉”在水底不动 , 便是浮到水面吸气 。 这时即使把最好的饵食送到鱼的嘴边上 , 也无济于事 。 还有刮大风的天气 , 鱼在水底既不动弹 , 也不咬钩 。 这样的天气 , 即便把钓位选在树荫下、水草边或是深水与浅水交界处 , 也不会有多大效果 。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道回府” 。 如果能预测天气很快变好 , 可以等待 , 因为“大风过后好钓鱼” 。 否则的话 , 还是赶快收竿的好 。 更多的情况下需要灵活应变 。 如果天气无明显变化 , 开始时正常上鱼 , 后来不再咬钩 , 说明钓位、钓饵没有问题 , 就应该在鱼的游动水层上找找原因 。 因为随着太阳的升高 , 水温同步升高 , 如果是夏秋季节 , 鱼便由浅水域转入深水域 , 或者由中上层转入中下层活动 , 这时就应该将钓点向深处延伸 , 改浅水域的底钓为深水域的浮钓或半水钓 , 情况就会好转;如果是春末冬初季垂钓 , 天气渐凉 , 水温较低 , 鱼游动缓慢 , 活动范围较小 , 只有等到太阳升高时 , 选择背风向阳较深水域或深水浅水交界处 , 挂荤饵 , 方可有所获 。 如若发现鱼频频起跳 , 惊慌逃窜 , 预示着天气要变坏 , 表明不宜垂钓 , 应收竿回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