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读书是你一生中最应该早做的事

【「」马未都:读书是你一生中最应该早做的事】马未都没上过大学 , 也没上过中学 , 在人生最该读书的黄金12年里 , 他不上课 , 随父母去干校劳动 。
回北京后 , 邻居女孩偷偷借给他一本《红楼梦》 , 那一年他16岁 , 第一次知道人生还有一种感情叫爱情 。 “我差点死在这书里 。 ”
十几岁时书籍匮乏 , 马未都的父母在医院工作 , 他翻腾出医学书来读 , 读得最认真的是妇科 , “因为我们没有机会了解女人身体是什么样子 。 ”
半个世纪过去 , 他还能准确地背出王熙凤出场的场景 。 人生有多少种 , 书便有多少页 。 疫情突袭 , 马未都闷在家中写一本想了很久的书 , 很快 , 抖音和今日头条发起了全民读书计划“都来读书” , 他又成为这个读书计划的领读人 , 在新技术下继续阅读 , 还是穿着熟悉的白大褂 , 还是抱着粘人的黑猫 。 他和书纠缠了一辈子 , 势必还将继续纠缠下去 。

「」马未都:读书是你一生中最应该早做的事
文章图片

[1]嗜书成癖
马未都没有文凭 , 填表格时“文化程度”一栏不知该怎么写 , 但这并不妨碍他读书 。 十六七岁那两年 , 他没有学校 , 也没有工作 , 在家中无事可干 , 拥有了两年很好的读书时光 。
那年月 , 《红楼梦》是禁书 , 古人认为读禁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 他从没接触过这样的作品 , “你的情感 , 你对文学的所有喜欢 , 都从书里获得满足 。 ” 读到黛玉死去 , 宝玉出家 , 窗外已是北风呼啸 。 他抱着书 , 感觉文学这东西像炸弹一样在他心里炸开 。
因为当初的投入 , 他对中国文学的表达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 他记得 , 曹雪芹描写贾宝玉时用“鼻如悬胆 , 睛若秋波” , 鼻子像把苦胆拎起来 , 非常饱满 , 如今已经不时兴了 , 人们更喜欢尖的 , 那种修饰过的鼻子 。
从青春期开始 , 马未都嗜书成癖 , 只要是带字的纸 , 抓住就要读 。 知识青年下乡 , 偶然在老乡家看到一本糊墙的书 , 便问“我先看一宿 , 看完了第二天您再用它糊墙好吗?”老乡见他诚恳 , 答应了 。 他拿到手里 , 那本书前十几页和后十几页都没了 , 书名也不知道 , 但拦不住他阅读 。
1975年底 , 马未都返京 , 被分配做铣工 。 凡有时间 , 便泡到图书馆 , 如一根草药泡入酒中 。 一次 , 表哥带他去拜访叶圣陶先生 , 叶先生家有一些书 , 他厚着脸皮借出一本 , 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 扉页上 , 翻译家傅雷用毛笔写着“圣陶先生校正 , 傅雷” 。 那是他在十年动乱期间读得最奢华的一本书 ——硬封面 , 精装 。
小时候读书 , 马未都坐着看半宿 , 躺着看半宿 , 一直到天亮 。 有段时间晚上不敢拿书 , 只要一碰 , 一晚上睡眠算是没了 , 读完兴奋 , 更难入睡 。 后来 , 第二天若是有事 , 他就挑些读过的书再读 , 兴奋感少了 , 人也容易入睡 。
他年轻时买过一张全国地图 , 钉在墙上 , 把去过的地方自豪地标出来 。 不到30岁 , 地图上的四极都标了红点 , 东在鸡嘴尖上乌苏里江;南是西沙群岛 , 离南沙还差一截子;西至喀什西面的红其拉甫山口;北到漠河 。 去过这些地方 , 就知祖国地大 , 风土人情迥异 。
今天来看 , 再去这几处 , 如不在乎钱的话 , 估计一周即可回到北京 , 飞机是个好东西 , 快捷而机动 。 只需往前推100年 , 清朝晚期的人如想达到这四极 , 恐怕得耽误小半生 。 那时 , “读万卷书 , 走万里路”都是人生的障碍 。
如今 , 路已不再是障碍 , “幸好读书的‘障碍‘还在 , 还能给人类平添乐趣 。 ”
[2]有全利而无一害
书的本义是书写 , 记载 。 我们祖先用象形文字记录文明 。 由于图像的记录过于困难 , 先人们开始创造文字 , 把具象内容抽象化 , 加之书写 , 记载于龟甲、竹简、木牍之上 。 书由此诞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