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潭为何曾叫净业湖?︱曾卖臭豆腐的大阿哥是谁?( 三 )
文章图片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清康熙十八年(1679)夏日 , 有一代才子之称的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其年、秦松龄、张见阳、姜西溟、严绳孙等文友在净业寺一边欣赏荷花 , 一边赋诗唱和 。 数天之后 , 纳兰性德旧地重游 , 油然升起怀念之情 。 他写道:“藕风轻 , 莲露冷 , 断虹收 , 正红窗 , 初上帘钩 。 田田翠盖 , 趁斜阳 , 鱼浪香浮 。 此时画阁 , 垂杨岸 , 睡起梳头 。 旧游踪 , 招提路 , 重到处 , 满离忧 。 想芙蓉 , 湖上悠悠 。 红衣狼藉 , 卧看桃叶送兰舟 。 午风吹断江南梦 , 梦里菱讴 。 ”这就是著名的《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 荪友是严绳孙的名号 , 词中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严绳孙的思念之情 。
古代以净业寺为题的诗文很多 , 有观荷的 , 有赏月的 , 有在净业寺里静坐的 , 有在净业寺里听禅的 , 而哪首诗文影响最大呢?
居民刘先生说 ,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 , 他还是喜欢袁中道作的《净业寺独坐》:“城西湖水剩清凉 , 古寺凌浓树几行 。 十里芙蓉通太液 , 一方蒲荻宛潇湘 。 都无久雨妨行乐 , 忽有轻风伴坐忘 。 假寐偶然呼不醒 , 贪他魂梦也生香 。 ”当然 , 每个读者的鉴赏角度有所不同 , 对于古诗的评价自然也会不同 。
刘先生说 , 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 , 净业寺前又成了放莲花灯的好去处 。 因为民间在中元节那一天晚上 , 有在水里放荷花灯的习俗 。 清代诗人黄竹堂以此作了一首“一树篙香千点星 , 柄荷擎绕绿霞蒸 。 中元善果盂兰会 , 净业湖边放水灯”的短诗 。 此项民俗活动在什刹海地区延续了很长的时间 。 至于明清时 , 农历六月六“洗晒日”为皇家在西海洗刷御马的日子 , 住在附近的老百姓仅仅是远远地站在湖堤边看个热闹而已 , 自然没有放荷花灯那样尽兴与随意了 。
文章图片
游赏胜地--积水潭
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
北方土多水少 , 风沙扬尘 , 呛得口干鼻燥 , 偶有水木清华之乡 , 定能引起人的兴趣 。 元代运粮河直贯城内 , 留下了一些风帆樯影的胜地 。 如今沧海已成桑田 , 城里只残留积水潭两处湖泊 , 绿柳荷花 , 渔舍团瓢 , 倒也有些诗意 。 玉泉山水流到高梁桥 , 便向东向南 , 环绕城垣流去 。 向东一般流至德胜门西 , 因松林闸的逼阻 , 便从水关流进城内 , 汇为湖泊 , 便是所谓积水潭 。 城内所有水道 , 以至三海、菖蒲河 , 全由此输出 。 积水潭地势十分清幽 , 东西长有二里 , 南北宽有一里 , 四围高柳掩映 , 潭岸芦苇丛生 , 荷花疏而不密 , 鱼簖点缀水中 , 真有江南水乡之致 。
水从水关进城之后 , 经过顺城石桥 , 便围绕汇通祠流起来 。 祠在积水潭西北一座少石多土的山上 , 占地约一二十亩 , 高约三四丈 。 小山在顺城石桥的正南 , 山北下方石霸下正对桥孔 , 山上小庙一进 ,
便是汇通祠 。 前面说到霸下我解释一下 , 其实 , 就是附中的碑碣石趺 , 其实就是咱们俗称的王八驼石碑的碑座 。 祠后矗立猴形星陨石一座 ,
祠前空地半亩 , 四周高下罗列松柏槐柳 , 幽深绿荫 , 确为市内一块清凉地 。 祠的配殿 , 洞开后窗可以凭眺全潭 。 早年时常有人在此作诗酒之会 , 每于上元之夜在祠前饮酒 , 看月映坚冰所幻成的异彩 。
推荐阅读
- 19号线■北京地铁19号线进入复工“快车道” 积水潭站主体结构已完成
- 「当醉」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盘一盘那些和清明节有关的唯美诗词
- 【北京医疗队】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疗队援汉记: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