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二 )


本文插图

▲《晋祠铭》中“之”字的结体明显带有《兰亭序》的风格
王羲之《兰亭序》全篇21个“之”字 , 字字不同 , 被视为神来之笔;《晋祠铭》中的“之”字多达39个 , 亦是各有姿态、绝无雷同 , 且多数与王《兰亭序》中“之”字如出一辙 , 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揣摩之细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北宋拓《圣教序》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外 , 对比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而成的《圣教序》 , 二者之间的相似处则更为明显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晋祠铭》结字与《圣教序》结字对比
李世民自己对于《晋祠铭》也是满意到不行 , 《后唐书》记载 , 贞观二十二年( 648) ,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派国相来朝 , 李世民就曾以《晋祠铭》拓本相赠 。
3
首创行书入碑
要说李世民一心学王羲之的最大收获 , 并不是最后写出的字能够以假乱真 , 混进“二王”帖中几乎不能分辨 , 而是首创行书入碑 , 留名书法史!
唐以前 , 为表庄重威严 , 碑文书体一般是篆书、隶书或楷书为主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秦李斯《峄山碑》拓本 书体为小篆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汉《石门颂》拓本局部 书体为隶书
而到了李世民呢 , 估计是觉得自己多年临摹练就的行书最拿得出手 , 于是大手一挥 , 中国书法史上首个以行书入碑的书家 , 和首块行书碑就这么愉快地诞生啦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晋祠铭》碑局部
这块最早的行书碑 , 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晋祠铭》 , 由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书写 , 现保存于晋祠贞观宝翰亭内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晋祠贞观宝翰亭
晋祠位于太原 , 为纪念周武王姬发之子唐叔虞而建 , 李世民登基后来此拜谢叔虞 , 并做《晋祠铭》 , 主要内容为歌颂叔虞的建国策略 , 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 。
碑高1.95米 , 宽1.20米 , 厚0.27米 , 全碑1203字 , 主要用行书写成 , 间有极少量的楷书和草书字体 , 使全文笔意流畅贯通的同时 , 在章法上充满节奏感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晋祠铭》中的楷书字体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晋祠铭》中的草书字体“可”
不同于一般碑石以题目做碑额(碑头) , 《晋祠铭》碑的碑额所题却是年月日 , 从“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可以得知 , 此碑立于贞观二十年(646年) ,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晋祠铭》碑碑额

「书法入门」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插图

▲碑额拓本
仔细观察的话 , 会发现碑额书风与正文又有不同:碑额九字采用隶书写成 , 每字横竖笔画间丝丝露白 , 似用枯笔所写 , 其实这是李世民于行书外所擅长的另一书体——飞白书(相传为汉朝大书法家蔡邕所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