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元镜头发展史——24-70mm篇(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更早更换卡口进入自动对焦领域的美能达却对恒定F2.8光圈的标准变焦镜头发力较晚 。同样等到了1993年 , 美能达才发布了a口的首支标准变焦大三元AF Zoom 28-70mm F2.8 G 。之后尼康宾得适马图丽先后推出了28-70mmF2.8标准变焦镜头 , 一时间28-70mm成了标准变焦大三元的“标准规格” 。
『』大三元镜头发展史——24-70mm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过也不是所有厂商都在推进28-70mm这个焦段 , 腾龙在1992年推出了SP AF 35-105mm F2.8 , 随后在1997年升级到了SP AF 28-105mm F2.8 , 虽然现在看起来28-105mm这个焦段明显更“香”一点 , 但在当时没能够成为主流 。不过腾龙也没有放弃焦段的差异化 , 2002年腾龙发布了SP AF 28-75mm F2.8 XR Di LD , 这支镜头创造了不错的销量 。
『』大三元镜头发展史——24-70mm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了腾龙之外 , 适马也在那个年代尝试过24-60mm F2.8的规格 , 也没有引起其他品牌的跟进 。同一时期 , 徕卡在R口系统中发布了一款Vario-Elmarit R 35-70mm F2.8 ASPH手动对焦镜头 , 力图挽回R口系统的用户 。后来的故事告诉我们 , 即使画质再好 , 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自动对焦系统(绝不是因为穷) 。
四、从28-70mm到24-70mm
在28-70mm规格成为标准变焦大三元镜头的“统一规格”后 , 佳能再次尝试改变 。于2002年推出了EF 24-70mm F2.8L USM , 广角端从28mm提升至24mm的设计 , 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同 。于是适马、尼康、索尼、宾得先后在2004年、2007年、2008年、2015年推出了24-70mm F2.8规格的大三元镜头 。不过这一系列里我认为索尼的Vario 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具备最高的颜值 , 最符合我的审美观 。
『』大三元镜头发展史——24-70mm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镜头 , 光学防抖对于标准变焦镜头来说有着巨大的提升 , 尤其是使用不具备机身防抖的佳能尼康单反用户们 。所以在2012年腾龙率先推出了具备镜头防抖的SP 24-70mm F2.8 Di VC USD , 2015年尼康也推出了具备VR减震与电磁光圈的AF-S 24-70mm F2.8E ED VR 。后知后觉的适马也在2017年推出了DG 24-70mm F2.8 OS HSM Art , 同一年腾龙把自家的24-70mm更新到了二代 , 与适马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单反镜头领域 , 也就只有佳能 , 要么选择F2.8但没防抖 , 要么选择F4有防抖还送个微距 , 无法既有F2.8也有镜头防抖 。
『』大三元镜头发展史——24-70mm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无反时代
进入无反时代后 , 作为L卡口联盟成员的徕卡在2015年率先发布了VARIO-ELMARIT-SL 24-90mm F2.8-4ASPH , 这也是标准变焦镜头中首支采用了双浮动对焦设计的镜头 。虽然不是F2.8恒定光圈 , 但4万元的定价告诉了我们它真的就是大三元镜头 。
『』大三元镜头发展史——24-70mm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6年 , 索尼正式发布了FE24-70mm F2.8GM , 正式宣布开始竞争高端全画幅镜头市场 。随后加入进全画幅无反市场的尼康佳能松下适马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各家的24-70mm F2.8镜头 , 毕竟这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镜头 , 其中尼康和松下的24-70mmF2.8也具备双浮动对焦设计 , 显然是为了视频拍摄考虑的 。有趣的是 , 因为无反时代大多数品牌的全画幅无反相机都具备五轴防抖功能 , 所以大家都选择去掉镜头防抖功能 , 反而没有机身防抖的佳能却在镜头中添加了IS光学防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