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到最后,啃最硬的骨头”,这支医疗队在汉鏖战78天
4月12日下午 , 随着最后两名患者转运至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 , 该院区C9病区正式关闭 , 负责该病区的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们走出污染区 , 击掌庆祝 。
依照国家卫健委的统一安排 , 作为国家医疗队中的排头兵 , 北京协和医院团队一直留守在中法新城院区的新冠肺炎重症加强病房 , 承担着最后阶段的救治任务 , 正如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所说 , “留到最后 , 啃最硬的骨头” 。 至此 , 他们在武汉已鏖战78天。
文章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21人尖刀队出征
集结21人尖刀队
顶尖专家挂帅重症病区
1月26日 , 大年初二 , 首支国家援鄂医疗队的121名队员集结 , 由韩丁带队奔赴武汉一线 , 其中 , 北京协和医院派出的21人尖刀队是一支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精锐之师 , 分别从感染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选派 。
“大家都有默契 , 先把自己习惯的那套放下来 。 ” 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副队长、重症医学科周翔教授说 , 各医院工作流程不尽相同 , 为了缩短磨合时间 , 最终 , 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导 , 提出标准化流程 , “有什么问题 , 随时修正调整 。 ”在这套流程中 , 细致如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的规范、问诊和查体的流程等 , 全都一一涵盖 。
1月28日 , 病区开始收治第一批共计32位重症患者 , 第二天 , 病区50张床位全部收满 , 救治任务的艰难 , 让曾经历“非典”的北京协和医院ICU护士长李奇颇为感慨 。 而各医院护理人员“不分你我、无论早晚”的工作状态让她感动 , “护士们交接时 , 会将各类情况交待得极其细致 , 大家只考虑一点 , 是否还说漏了什么 。 ”
【“留到最后,啃最硬的骨头”,这支医疗队在汉鏖战78天】
文章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副队长、重症医学科周翔教授工作照
临危受命
48小时改造重症加强病房
重症病房运行步入正轨不久 , 北京协和医院再次临危受命 , “要在48小时完成重症加强病房(ICU)的改造”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刘正印教授、重症医学科周翔教授分别担任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及副队长 , 他们仔细查看每个角落 , 以求在有限条件下 , 拿出病房改造方案 , “小到通风设施安在什么方位最合理的问题也会讨论 , 我们要一个个细节地抠下来 。 ”
2月4日 , 由协和医疗队牵头筹建的重症加强病房正式启用 , 成为中法新城院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主战场” 。 队员们无法忘记初期的残酷和惨烈 , 当晚 , 18名危重症患者相继转入ICU , 到次日早上7时 , ICU已先后为10名患者实施了有创机械通气 , 为8人提供了无创通气或高流量吸氧等高强度呼吸支持 。 工作量最高的时候 , 病区32张床位中的28名患者同时上了呼吸机 。
“每个患者送进来 , 都是又一场战斗的开始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CU)的负责人王京岚教授是武汉前线呼吸科的大家长 , 也是协和医院派出的队员中年龄最长的成员 。 他亲自陪伴插管患者去做CT , 实施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 为患者吸痰 。 面对危重症患者 , 这名60后老将只有一个念头 , “让他们活下来” 。
为了提高治愈率 , 护理团队会定期为患者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 , 以促进背部肺的复张 。 90后男护师崔文博回忆 , 最多时 , 一个上午会帮助12位病人完成这一动作 , “翻去翻回就是24趟 , 患者身上插满各种管子 , 要确保管路没有反折牵拉 , 每次需要五六名医护配合完成 。 ”
推荐阅读
- #医院#把“最硬的鳞”留下!20位专家仍坚守武汉
- 『』把“最硬的鳞”留下!20位专家仍坚守武汉
- #把“最硬的鳞”留下!20位专家仍坚守武汉#把“最硬的鳞”留下!20位专家仍坚守武汉
- 「观史阁」来硬的吧!连续谈判破裂,美国放出高招,不给钱就放假-军事天地,软的不行
- [军备观察]还有一个更强硬的国家,军方一度宣布备战,南海地区除越南外
- 「军事视野」李利:“最硬的鳞”都给你
- 「利刃号」居然选择了保守防御,美军彻底"怂了"!对外一向强硬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