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小观园」尽孝免劳役赋税,家有百岁者重奖,唐代如何赡养老人?衙门监督
撰文|赵梦得
题记:在唐代如果把孝道进行到底 , 一可以免除各种赋税劳役 , 二是可以获得名誉上的官职 , 一时之间 , 大唐的养老事业成了无上光荣的群体 。
文章图片
相关画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这自古便是儒家孝道的典范 。
因此养老问题是一个始终伴随社会伦理的问题 , 从古至今 , 历代均“以孝治天下” , 从儒家的纲纪算起 , 孝顺和养老一直是最大的伦理道德问题 , 因此 , 如何养老更是重中之重 。 虽然历代养老问题大有不同 , 但是唐代的“侍老”可以看做一个相当的孝道典范 。
“侍老”是唐朝官方文书上特有的一个名词 , 即侍奉老人之意 。 因为在唐代 , 年纪到了一定岁数的老人 , 依法可以享受优遇的“高年”的养老福利 。 唐代六十岁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老人 , 因为“七十古来稀” , 只要到了这个年纪 , 赋役全部都被免除 。
文章图片
相关文献记载
按照大唐的制度设计 , 在唐代只要活到八十岁 , 会给配备服侍人员 , 当然对象都是子孙 , 而且享受一定补贴 。 “诸年八十及笃疾 , 给侍一人 , 九十 , 二人;百岁 , 五人 。 ”负责照顾老人的心被称呼为“侍丁” , “先尽子孙 , 听取近亲 , 皆先轻色 。 无近亲外取白丁着 , 人取家内中男者并听 。 ”也就是如果老人有后人 , 那么先让他们做“侍丁” , 如果没有就在其他人群中选择“侍丁”负责照顾这些年迈的老人起居 。 然而 , 付出就有回报 , 对于“侍丁” , “依令免役” , 因此可以免除劳役算作一种交换 。
在赋役中有四个大方面:一是租 , 二是调 , 三是役 , 四是杂徭 。 但是只要做了“侍丁” , 这些全部可以免除 , 因此看来 , 唐朝对于养老制度的重视 。 到了李隆基时期 , 对于“侍老”进一步做了规范化和细致化的调整 , 并且降低了具备养老的年龄 , 从最初的80高龄降到75岁 , 不要小看了这五年 , 却让数百万的老人受益 , 子孙也因此受到政策优待 。
文章图片
相关画面
“天下百姓丈夫七十五以上 , 妇人七十以上 , 宜各给一人充侍 , 任自拣择 。 至八十以上 , 依常式处分 。 ”《全唐文卷四》显然对于“侍老”政策的调整确实让大唐盛世的老人直接受益 。 为什么李隆基对养老问题如此重视呢?这个可以从他个人修养上来进行解读 。 史载“玄宗初即位 , 体貌大臣 , 宾礼故老 , 尤注意于姚崇、宋璟 , 引见便殿 , 皆为之兴 , 去则临轩以送 。 ”就是说每当看到年纪大的资历老的大臣进殿 , 玄宗就从御座上站起来表示敬意 , 离开时他又送着离开 。 因此尊老上是李隆基个人品质的表现 , 那么上升到帝国高度的“侍老”问题来说 , 自然也出于治理天下要以孝为主 。 因此唐玄宗在位期间大力推进的“给侍”制度是比较卖力气的 。
文章图片
相关画面
唐后期的纳税户除了交纳两税以外 , 还有“随户杂徭” , 因此只要能有个赡养老人的机会 , 这些都可以免掉 , 在制度上强化了后人养老的主动和热情 。 当时的庐州刺史对李隆基这一美政进行了赞扬“圣朝立制 , 高年者给侍丁 , 以遵前古养老之道 。 长吏不能遵行 , 令典以垂空文 。 当侍白发者 , 舍其白役 , 齯齿知感 。 ”因此 , 一时之间大唐的老者们 , 沐浴在李隆基温暖的春风里 , 盛世确实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高度和实惠 。
此外 , 在刑法方面 , 如果家里有需要“侍老”的服刑对象可以通过一些政策上的宽容 , 但是是在“十恶”罪责之外 。 “诸犯死罪非十恶 , 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 , 家无期亲成丁者 , 上请 。 ”就是说如果剩下一个可以养老的后人却犯了法 , 可以暂且让他回家照顾老人 , 在皇帝的批准后缓期执行 。
推荐阅读
- 吃喝玩乐聚集地是中原第一楼,它是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
- 域鉴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为母亲尝药三年,寿礼狂送800多件
- 诗和远方旅游文化河间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叔牙文苑”
- 历史文化闲聊:秦朝焚书坑儒?秦始皇:这锅我不背
- 【历史文化小观园】心情不好破口大骂,密折制度多好玩?康熙、雍正为此经常被“撩”
- 『历史文化小观园』为何成了雍正登基后第一个被整肃的对象?,未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三阿哥
- 【历史文化小观园】看懂林则徐身上三个标签便可知道为什么他会成为民族英雄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宣州诸葛笔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