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东北抗联1936-1940:白山黑水,雪白血红( 四 )


曾有一位驻在双岔河的伪满军马营机枪连纪连长 , 被杨靖宇部队争取了过来 。 这位连长承诺 , 日后如果奉命围剿 , 只要抗联部队向天上打三枪 , 他就向天上还四枪(称“三老三四枪”) , 作为联络暗号 , 保证不伤害抗联 。
当时 , 事先双方联系好 , 佯装交火 , 伪军胡乱放几枪后 , 扔下许多新枪和子弹便撤退 , 让抗联取走 , 而抗联也扔下一些破枪让对方捡回 , 当做“战绩”向上面报账请赏 。
冯仲云在他所著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中记载 , 有一次在与日本作战时 , 第一军自己的火力不足 , 在战场上现将伪军的轻机枪借了好几架 , 把日本人击退后再归还给伪军 。
“不过 , 这些都是在1937年之前的事情了” , 东北抗联史专家赵俊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人员 , 之后随着日军统治加强 , 伪军哗变的例子在七七事变后短暂变多 , 但总的来说 , 还是很少——比如 , 曾被编为抗联第八军第七师的伪军二十九团 , 没过几个月就又叛逃回去了 。
1938年6月 , 还有一个名叫福间一夫的日本人 , 加入了杨靖宇的部队 。 福间一夫30岁左右 , 小个子 , 满脸连毛胡子 , 有点罗圈腿 , 是东亚土木会社的日本籍工人 。 他说 , 自己反对日本侵略中国 , 希望制止这场战争 。 被打动的杨靖宇 , 将福间一夫分配在教导团机枪连当战士 , 被编为“八号” 。 他与中国抗日战争并肩作战2年零5个月 , 于1940年11月不幸牺牲 。
从1935年起 , 地处东北的抗日联军已经和中共失去了联系 。 杨靖宇曾两次西征 , 希望能联系关内 , 却以失败告终 。 在“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战争八年间 , 抗日联军始终未能与中共中央联系上 。 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的崇敬 , 且地理位置与苏联为邻 , 东北抗日联军开始与苏联联系 , 直接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活动区域的需要 , 东北抗日联军逐渐从11个军改编为3个路军 。 1936 年 1 月满洲省委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撤销后 , 东北地区相继成立了南满、吉东、北满三个省委 , 分别领导抗联第一、二、三路军 。
“这三个省委是平行的 , 谁也领导不了谁 。 东北地区始终未能建立起统一的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和集中领导的中共东北省委员会 。 自此 , 北满、东南满、吉东三地区的抗日各自为战 , 自行其是 , 未能协同 , 也很少配合 。 ”赵俊清分析说 。
三个地区的抗日联军 , 虽然协调过军事行动 , 但在政治上 , 领导人的认识并不一致 。 他举例说 , 比如 , 初期对“抗日反满不并提”的说法(即只提抗日 , 不提反满) , 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和第三路军政治委员冯冲云基本同意 , 但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却不同意 。 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抗日进程 。
『抗联』东北抗联1936-1940:白山黑水,雪白血红
文章图片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警卫旅的部分指战员 。
风餐露宿 , 征马踟蹰
与治安肃正计划同时 , 日本人开始实施“集团部落建设计划” , 采取“民匪”分离的政策 , 断绝了东北抗联的补给 。 据满洲国警察史 , 到1938年 , 日本在黑龙江境内就建设了集团部落6000多个 。
集团部落 , 是指日伪军持枪荷弹 , 强迫农民烧掉自家房屋 , 迁到指定的地区集中居住 。 部落的周围建起铁丝网、炮台、水沟 , 根据需要布置治安队、伪军或日军驻扎防守 , 以对外防御 , 对内监禁 。 一般以80至100户为一个部落 。
为了彻底断绝人民群众对部队的支援 , 日本人规定了粮谷配给制度 , 各家不准存有余粮, 私人也不允许买卖 。 不准在集团部落之外种植可供直接食用的苞米、土豆之类农作物 , 就连农民走出集团部落外出干活时 , 随身只能携带一顿的口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