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财务数据存在疑点,遭大鹏证券旧部“潜伏”

【环球网 采访人员陈超 田刚】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产品为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设备及配件 , 主要用于汽车制造行业 , 财务数据显示 , 该公司在过去三年里业绩数据波动非常大 , 2017年和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55.22%和68.01% , 而2019年营收同比却下滑了3.49%;同期 , 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5.5%和19.15% , 但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则分别为-53.75%和-36.15% , 如此大的业绩数据反差 , 非常值得关注 。
【埃夫特财务数据存在疑点,遭大鹏证券旧部“潜伏”】值得关注的还有埃夫特的股东构成 。 根据招股书披露 , 埃夫特在2017年6月增资的方式引入专业私募基金公司 , 其中就包括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信惟基石 , 2018年12月又向基石资产旗下的马鞍山基石进行定向增发 , 增发价格为11.7元/股;此后 , 埃夫特在2019年6月首次发布招股书并申请上市 。 截止到上市前 , 基石资产旗下的两只基金合计持有埃夫特股权比例超过20% , 仅稍稍等于第一大股东芜湖远宏21.47%的持股比例 , 但是基石资产并未与芜湖远宏成为一致行动人 。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的信息 , 基石资产的实际控制人张维在1996年到2002年期间长期担任大鹏证券投行总部总经理 , 后又担任大鹏创投总经理至2008年3月 。 目前代表基石资产作为埃夫特董事的徐伟 , 此前在2001年到2004年期间也曾任大鹏证券投行部执行董事 。
埃夫特财务数据存在疑点,遭大鹏证券旧部“潜伏”
文章图片

大鹏证券在中国资本市场史上算是典型案例 , 涉嫌挪用客户巨额保证金并引发债务危机、巨额资金流向不明 。 2011年12月20日 , 深圳中院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大鹏证券破产案审理终结 , 历时近6年的审结过程最终确认86家债权人债权总额共计43.91亿元 , 实现普通债权清偿率26.51% , 被称为我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后的第一宗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案 。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 , 深圳中院在2006年1月24日正式开庭宣告大鹏证券破产还债之前 , 原大鹏投行已被国信证券整体接收 , 这一点从埃夫特董事徐伟先生的职业履历中也可得到印证 , 在卸任了大鹏证券投行部执行董事之后 , 紧接着入职了国信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 而国信证券正是本次埃夫特IPO的保荐机构 。
再来看埃夫特自己的财务数据 , 根据招股书披露 , 该公司的产品被划分为机器人整机产品和系统集成两大类别 , 其中系统集成所占成本较高、占比达80%以上 。 对于两类产品的细分成本构成 , 机器人产品招股书披露“直接材料占机器人整机主营业务成本比重最大 , 超过80%” , 以此计算 , 机器人产品2019年成本中包含的直接材料成本金额大致为1.44亿元;进而意味着 , 2019年机器人产品成本中包含的非直接材料成本金额不会超过0.36亿元 。
埃夫特财务数据存在疑点,遭大鹏证券旧部“潜伏”
文章图片

但与此同时 , 招股书披露在2019年埃夫特采购外包服务金额高达2.14亿元 , 扣除系统集成业务成本中包含的外包成本1.75亿元 , 尚存在0.39亿元的外包成本 , 没有体现出来 。 但是很显然 , 机器人整机业务成本中非直接材料成本金额总共仅为0.36亿元 , 再剔除直接人工后 , 不可能包含0.39亿元的外包成本 。 针对上述数据矛盾 , 埃夫特并未接受采访人员采访 。
埃夫特财务数据存在疑点,遭大鹏证券旧部“潜伏”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根据招股书披露 , 埃夫特2018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仅为9898.92万元 , 占采购总额的比重为11.10% , 由此计算公司当年的采购总额仅为8.92亿元 。 但与此同时 , 埃夫特2018年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科目支出金额则高达13.1亿元 , 相比同年采购总额多出了4亿元以上 , 但公司的应付款项余额同比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数千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