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深圳:高密度城区何以实现两全其美

【全周期管理,这些城市这样做】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严圣禾 党文婷
3月24日,莲花山脚下,位于深圳市文化CBD的深圳图书馆、关山月美术馆、改革开放展览馆,迎来了期盼多日的市民,重新享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
同一天,在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品交易市场——华强北商圈,日均人流量达20万人次,总复工率达98%,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又回来了 。
生产生活迅速回到正常轨道,来源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安全感:虽然广东省首个确诊病例和首个境外输入病例都从这里被发现,但截至3月30日,除了境外输入病例外,深圳本地已经连续38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3月26日,深圳市2020年重大项目的复工率达99.6%,餐饮行业已有近10万家门店恢复营业 。
而位于深圳最中心的福田区,规上工业企业、持牌金融机构、总部企业、千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达到“四个100%” 。
在逆势中赢得先机的背后,是这个超大型城市的“全周期管理”意识 。以运营的思维来把握一座城区的运行,前期预警决策、中期应对执行、后期总结学习,各环节紧密相扣,让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正是这次疫情大考中的深圳方案 。
事前:提级布局 未雨绸缪
1月8日,深圳发现首例可疑病例,全市发热门诊病例监测迅速启动 。1月11日,深圳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14日自主检测出该病例核酸阳性,当天下午全市医院进入应急防控状态,15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会诊 。1月17日,深圳成立市级层面的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防控体系和协同高效、快速反应的防控机制 。1月19日,经国家专家组确诊,该病例为广东首例输入性病例,全省疫情警报就此拉响 。
“从社康中心、医院的预防保健科到区疾控中心,我们的日常流行病监控系统运转很灵敏 。”疫情首报者——福田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科副主任范苏云告诉采访人员 。
对于大型城市来说,应急管理往往存在纵向链条过长、“市-区-街道-社区”的多层级管理模式降低防控效率等问题 。而深圳这起看似偶然的“最早发现”,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基层公共卫生网络的效率,警报拉响后的一系列操作,都显示出深圳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 。
“‘全周期管理’作为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其意义远不止于解决现实问题,更重要的将在倡导“专业精神”、增进政社互信、彰显“科技向善”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意义,”深圳市新视野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孟宏认为,深圳将最早的基层线索作为决策的依据,迅速形成指导全面工作的顶层设计,并建立起协同运作的多重机制 。
从严密防控预见到复工复产,从行政作为扩散到社会参与,从实际需求带动起科技应用,一系列的决策和行动使这座走在抗疫最前线的城市赢得了先机,也积淀了经验 。
这当中,有从市到区各级政府应对疫情的“提级布局,严阵以待”:
1月21日,福田区率先开始对疫情“一日一调度,一日一研判,一日一部署,一日一督导”,并坚持至今;1月23日率先进行兵棋推演,请来当年参与抗击“非典”的专家,部署社区防控、隔离点设置;最早提出建设“健康驿站”、最早建立了财政应急保障机制;3月23日,针对国际疫情的快速蔓延率先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
这当中,也有面对复工复产的“先行一步,未雨绸缪”:
1月26日率先启动研究企业复工复产准备工作;1月底,提前布局防疫物资采购,调研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企业复工给予必要保障;2月3日起,出台全国首个县区级政府防控疫情惠企政策“福企11条”,到后续陆续出台的深圳“惠企16条”,以及各区的撑企措施……为如今的顺利复工复产创造条件,让企业加速“回血” 。
事中:科学精准 系统应对
“全周期管理本来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概念,但对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来说,这个理念同样有很大用处 。”在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看来,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常态治理到应急治理,都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全盘考虑,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能掌握主动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