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让汉武帝刘彻扬言族灭舅舅全家,西汉宫廷斗争揭秘:究竟什么原因( 四 )


——《汉书·董仲舒传》
可是董仲舒的这份重要建议并没有得到刘彻的及时响应 , 直到公元123年丞相公孙弘又重申此议 , 刘彻才最终下达了兴办官学的诏书:
(武帝制曰)“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 , 复其身 。 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 , 仪状端正者 , 补博士弟子 。 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 , 敬长上 , 肃政教 , 顺乡里 , 出入不悖所闻者 , 令相长丞上所属二千石 , 二千石谨察可者 , 当与计偕 , 诣太常 , 得受业如弟子 。 ”(中略)自此以来 , 则公卿大夫士吏 , 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
——《史记·儒林列传》
从公元前134年到公元前123年 , 西汉太学的兴建历经了三任丞相 。 除开中间一个奉文画诺、高拱无为的薛泽 , 另外两位分别是他的前任田蚡和继任公孙弘 。
照常理来说 , 田蚡自建元元年以来就一直以儒学的支持者与推销人自居 , 促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 他最有资格 , 也最有理由建议兴办太学 。 可为什么田蚡却选择了沉默 , 将这件昌明文治的千秋事业留给了公孙弘呢?或许下面这件史实能够作答:
武安者 , 貌侵 , 生贵甚 。 又以为诸侯王多长 , 上初即位 , 富于春秋 , 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 非痛折节以礼诎之 , 天下不肃 。 当是时 , 丞相入奏事 , 坐语移日 , 所言皆听 。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 , 权移主上 。 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 ”尝请考工地益宅 , 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侯田蚡此人虽然和魏其侯窦婴是死对头 , 但他的行事作风其实深受窦婴的影响 。 窦婴在孝景帝朝借七国之乱发家 , 抬举了一大批功臣武将 。 这些人奉窦婴为首 , 形成了朝野无与匹敌的游侠势力 。 田蚡从建元元年起便极力推荐儒生入仕 , 真实目的乃是要扶植党羽以抗衡窦婴为首的军功集团 。
窦婴把武将当作自己的跟班 , 田蚡同样把儒生视为个人的私产 。 窦婴失势后 , 田蚡没了制衡 , 一家独大 。 他不断向孝武帝刘彻施压 , 为自己笼络的这批读书人要官要爵 , 以至于刘彻忍无可忍地抱怨说 , 舅舅你到底还有多少人要安排?再怎么也得留几个位置给我吧?我这儿还有人等着安排呢!
假设此时的儒学是官办 , 田蚡与皇帝争夺儒生的情况一定不会发生 。 因为官办之后 , 儒生一毕业就要按照朝廷的抡才机制进入选拔 , 然后被分配到官僚体系的各个职位 。 政治上向皇帝效忠 , 工作上对皇帝负责 , 他们是天子的门生 , 绝不可能成为丞相的私吏 。
田蚡要挖刘彻的墙角 , 只能对着那些不受体制约束的私家学派下手 , 所以他是绝不可能主动提议兴办太学的 。 换句话说 , 自公元前135年田蚡拜相 , 他就已经从孝武帝崇儒更化的改革助手变成了改革最大的绊脚石 。
[晋公子]让汉武帝刘彻扬言族灭舅舅全家,西汉宫廷斗争揭秘:究竟什么原因
文章图片
虽然孝武帝刘彻是一个大有为的雄主 , 但在整顿私学、打压游侠这方面却表现出了罕见的迟缓与后知后觉 。 自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131年 , 在田蚡担任丞相的这四年中 , 刘彻被田蚡的跋扈压迫到几乎窒息 , 他甚至转过头来同情田蚡的老对手 , 那个已经失势闲居的窦婴 。
好不容易熬到田蚡去世 , 解除了桎梏的孝武帝按说应该马上推动儒学的官学化 , 收编田蚡的政治遗产 , 避免下一个游侠自任的权臣又再崛起 。 可他却什么也没有做 。 直到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 一个从淮南国仓皇逃来京师的避难者诣阙上书 , 游侠政治又吓出了刘彻一身冷汗 。
这个避难者名叫雷被 , 出逃前位为淮南国郎中 。 因为与淮南国太子刘迁切磋剑术的时候误伤太子 , 害怕遭到报复 , 所以逃离淮南 , 来到京城 。 作为供职于淮南宫廷的亲近官员 , 雷被掌握了大量有关淮南王刘安蓄养游士、阴谋叛逆的隐事 。 而这些犯罪事实在诣阙上书的时候都被雷被写进了他的自明状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