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烟火】日本如何利用纸牌游戏对小学生开展战争教育
昭和18年(1943年)3月 , 日本《周报》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则征集启事:
爱国伊吕波歌牌征集
本少国民文化协会 , 此次在情报局、文部省、大政翼赞会的支持之下 , 征集新的伊吕波歌牌 , 以期选定最适合少国民教育的爱国伊吕波歌牌 。
内容:征集方案应满足以下条件:能够反映肩负日本未来、成为大东亚领导者的少国民的宏大气宇 , 纯洁道德情操 , 培养指导日常生活的忠君爱国之念 , 适合长久吟诵 。
程度:简单易懂 , 能够让国民学校低年级儿童完全理解 。
征集的对象包括当时国民学校(小学)的儿童 , 据说最后共收到26万份回执 。 经过半年多的评选 , 最后于12月由日本玩具统制协会发行 。
文章图片
爱国伊吕波歌牌
“伊吕波歌牌” , 日语中称いろはかるた , いろは即著名的《伊吕波歌》 , 而がるた(汉字写为歌留多)则源自葡萄牙语的Carta , 即一种纸牌 。 歌牌类型众多 , 其中最著名的是和歌纸牌“百人一首”(歌かるた)与“花札”(花かるた) 。 伊吕波歌牌属于和歌纸牌的一种 , 一共48张牌 , 每张牌为两面 , 一面为图画(絵札) , 一面为文字(文字札) , 文面以《伊吕波歌》的四十七个不重复的假名及“京”字开头 。
文章图片
传统的江户歌牌
伊吕波歌牌兴起于江户时代中期 , 文字内容多为谚语 , 比如江户歌牌的第一句是“犬もあるけば棒に当たる”(狗走在路上也会被棒子打 , 意为“做多余的事往往会遭灾惹祸”) , 第二句为“論より証拠”(意为“事实胜于雄辩”)等 。 文字内容因地而异 , 除江户歌牌外 , 还存在京都、大阪、上方、尾张等几大版本以及各种乡土歌牌 。
伊吕波歌牌是一种抢牌游戏 , 玩法多样 , 最为普及的玩法是:一人读牌 , 多人抢牌 , 最后以得牌多的人为胜 。 与成人向的“百人一首”不同 , 伊吕波歌牌主要用于儿童教育 , 即让小孩子通过记念牌面来学习谚语及其中包含的道理 , 同时锻炼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
文章图片
1930年代玩伊吕波歌牌的少女
在当时的日本 , 不少事物都被冠以“爱国”之名 , 有以向民间募集的资金修建的“爱国飞机场” , 而其附捐邮票则称为“爱国切手” , 著名的“百人一首”也被重新选定 , 新的入选尽是表现崇敬皇室、忠君献身等思想的和歌 , 由内阁直属负责思想文化控制的情报局审定 , 命名为“爱国百人一首” , 以求“振兴圣战下的国民精神” 。 爱国伊吕波歌牌的基本形式虽然不变 , 但其内容已经完全军国主义化了 , 以这样的方式来向少年儿童灌输战争思想 , 其目的是与战时体制下的教育改革分不开的 。
文章图片
手持日之丸欢呼的幼儿
发起歌牌征集的日本少国民文化协会成立于1941年12月23日 , 这一天正好是后来的皇太子(即今天的明仁天皇)的生日 。 “少国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938年 , 是年《大每小学生新闻》和《东日小学生新闻》发起征集《少国民爱国歌》歌词的活动 , 但其真正普及开来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 1941年3月1日《国民学校令》公布 , 小学校全部改组为“以皇国民育成为目标”的国民学校 , 从此“少国民”一词取代了“小学生” , 成为对日本少年儿童的称谓 。
爱国伊吕波歌牌发行后出现过几个不同的版本 , 其区别主要在图画的内容上 , 但文字完全一致 , 以片假名书写 , 内容与“皇国民教育”紧密相关 。 笔者翻译并整理了以《伊吕波歌》假名开头的47张纸牌的文面 , 按照内容分为以下五类:
(一)宣扬神国思想、东亚共荣、国体优越的内容
推荐阅读
- 短片童姥没想到女武士这么帅,百年前日本末代武士留下的珍稀老照片
- 「起义」李鸿章临死前嘱咐要防范此国,比日本更危险,多年后果然被验证
- 『日本』战败后的日本社会老照片:民生凋敝,却成了美国大兵的“欢乐窝”
- [刘伯温]刘伯温生前设下一奇局, 五百年来无人能破, 小日本去破结果傻眼了
- 说娱乐的语同我们沾不上边?,日本最害怕的国家
- 亚托克斯之剑吸取了唐朝的灭亡,日本王朝用女官代替了宦官
- 愚人烟火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身体,哪个国家继承了苏联的灵魂?,苏联解体
- 愚人烟火战国英雄之辈皆出自一人门下——鬼谷子
- 情说三少2年内能打败日军吗?,如果抗战时中国有日本一半军事工业水平
- 『杨秀清』他是唯一死在中国的日本元帅,临死前留四句话给女儿,意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