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二战苏德战争,斯大林10次打击为何不先解放白俄罗斯?打蛇打七寸
文章图片
【「德军」二战苏德战争,斯大林10次打击为何不先解放白俄罗斯?打蛇打七寸】二战苏德战争 , 发生在1944年的斯大林10次打击行动 , 被公认为苏军大反攻的标志 。 在这10次行动中 , 尤其以第5次"巴格拉季昂行动"战果巨大 , 苏军直接把战线推进到了波兰 , 打出了国境 。 那么 , 苏军在这10次反攻战役中 , 为什么不先从解放白俄罗斯开始 , 而选择先两头后中央的战略呢?
首先 , 选择先南北后中央的战略 , 有利于苏军打破德军部署使其首尾不能相接
苏德战争打到1944年底的时候 , 德军基本上在东线战场失去了再进攻的能力 。 而此时 , 苏军在同盟国的帮助下 , 不仅兵强马壮 , 装备充足 , 而且还形成了对德军压倒性的优势 。 从1944年1月14日开始 , 苏军发起了著名的斯大林10次打击行动 , 首次行动是从解放列宁格勒城开始的 。
文章图片
第一 , 德军围城900天 , 解放列宁格勒首当其冲 。 自德军1941年6月22日发起闪击苏联行动以来 , 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似乎就一项 , 围困列宁格勒城 。 在这872天的围城行动中 , 城中军民受尽苦难伤亡巨大 , 因此 , 苏军将解放列宁格勒作为首选 , 不仅在于列宁格勒是苏联的红都 , 还在于它重树苏联人民的信心 。
第二 , 三路变一路 , 不断缩小包围圈 。 10次打击行动的前4次都是在北南两条战线展开的 , 分别对应的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 , 打掉这两个集团就能使德军三路进攻战略瓦解 , 使德军首尾不能相接 , 巴巴罗萨计划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第三 , 先解决南北之敌 , 有利于苏军集中收拢兵力 。 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初衷 , 就是使用快速机动和全线出击来拖垮苏军 。 先解决南北德军 , 就使德军的优势荡然无存 , 苏军就可收拢兵力集中对中央集团军群实施大规模围歼作战 。
文章图片
从这个层面讲 , 先解决德军南北两个集团军群的威胁 , 再对中央集团军群集中打击 , 既是当时苏德战场形势的需要 , 也是苏军对战场环境的正确判断 。
其次 , 选择先两头后中间的战略 , 有利于苏军掐住德军补给命脉 , 打蛇打七寸
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 有两个客观因素很重要 , 一个是德军需要强大的补给和燃油供应;另一个是需要大量的仆从国为其补充兵员和提供资源 。 而这两个重要的因素来源地 , 都在苏军面对的南北两线地区 。
第一 , 先收复南北两线 , 就掐住了德军的补给线 。 德军闪击苏联的目的之一 , 就是掠夺资源 , 而德军在北线和南线占领的大部分地区 , 都在为东线部队提供大量补给 。 因此 , 先解决南北两线的德军 , 就可掐断德军的补给线 , 从根本上断其命脉 。
第二 , 先收复南北两线 , 就切断了德军的交通线 。 无论是波罗的海还是黑海沿岸 , 德军在这些地区都有相当的支援交通线 , 不仅依靠这些交通线运输补给 , 还为三路大军相互支援提供了方便 , 因此 , 占领南北两线 , 就使德军交通断流没有了后援 。
文章图片
第三 , 先收复南北两线 , 使德军失去外围增援 。 在德军进攻苏联的三路大军中 , 南北两路都有一部分的仆从国军队 , 先打击南北两线 , 就有利于这些仆从国主动退出轴心国行列 , 使德军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
推荐阅读
- 「意大利」二战德军的世界纪录:制导炸弹首次击沉意军战列舰
- 「德国」二战中希特勒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 苏军: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如果日军进攻苏军,苏联抵挡住吗?
- 『日本』张召忠:二战日军为什么走极端去打美国阿拉斯加
- [苏联]坐视苏联与德国死磕了3年多,英美为何不出兵?
- B-:曾毁灭日本的“堪萨斯之战”——战略轰炸的开端
- 斯佩尔@二战末德军工的回光返照 1944年产品足以装备270个师
- #南斯拉夫#拥兵130万却不堪一击,二战前的南斯拉夫皇家军队到底有多水?
- 『德国』二战时,为何感觉日本兵力匮乏,而德国却没有?谁的兵力更紧张?
- #犹太人#二战时此国被德国屠杀了600万人! 战后却闭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