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学》子刊:发现PD-L1抑制剂抗癌的全新机制!( 二 )


此外 , PD-L1还可以直接激活幼稚的树突状细胞 , 使其具有刺激T细胞增殖、增加CD8+ T细胞杀伤能量的作用 。
机制上PD-L1抗体跟树突状细胞有这么多的作用 , 临床上的疗效又跟树突状细胞又怎样的关系呢?
研究人员找来了两项阿替利珠单抗的临床试验 , 一项是用来治疗肾细胞癌的I期研究 , 另一项是用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POPLAR 。根据这些研究中患者在治疗前所留下的肿瘤样本 , 研究人员使用RNA测序确定了肿瘤中的DC丰度 , 并分析了DC丰度和治疗获益间的关系 。
在肾癌研究中 , DC丰度较高和较低的一半人 ,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16.6个月 。肿瘤DC丰度较高的人生存获益更为明显!死亡风险比DC丰度较低的人低了62% 。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中 , 接受阿替利珠单抗的参与者中 , DC丰度较高的人相比DC丰度较低的人 , 死亡风险低了46% , 总生存期大约长了8个月 。而接受多烯紫杉醇治疗的对照组中 , DC丰度高低的患者间 , 总生存期则没有显著差异 。
『细胞』《科学》子刊:发现PD-L1抑制剂抗癌的全新机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肿瘤DC高丰度的人 , 接受PD-L1抗体治疗获益更多
其中 , PD-L1表达超过5%的患者里 , 高DC丰度和低DC丰度的患者治疗获益的差距更大 。高DC丰度的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后的死亡风险 , 比低DC丰度的患者低了75%!
【『细胞』《科学》子刊:发现PD-L1抑制剂抗癌的全新机制!】这些临床数据再一次证明 , 可能树突状细胞表面的PD-L1分子才是PD-L1单抗治疗的主要靶点 。而肿瘤中的DC丰度 , 可能也能成为预测PD-L1单抗治疗效果的一个良好指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