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场疫情让日本学者惊醒:绝不可与中国发生冲突( 三 )


「中国」一场疫情让日本学者惊醒:绝不可与中国发生冲突
文章图片

可复工申请获批的同一时间 , 第一批工人22人抵达建设工地自行隔离 , 紧接着 , 第二批45人 , 第三批25人……截至3月4日 , 128人陆续抵达工地 , 准备复工 。 在网络上可以查到的一个几年前的竞标方案里 , 一座20万吨的粮仓平常的工程进度赫然写着513天 。 折合一下 , 这次量级的粮仓也应该是150天出头才能做完得工程量 , 而且还要人手充足可这些工人 , 凭借着电力等基础设施部门的配合 , 硬生生压缩了10倍工期不止 。 要知道 , 他们是一批隔离好了一批进去复工 , 不是128人同时在线劳动 。 这个难度 , 级别就不是入门了 , 应该属于"登天" 。 真是不怕工程量巨大 , 就怕中国基建狂魔们不怕 。 哐哐哐 , 15天 , 整完了 。 快到来不及上啥热搜 , 就等着危机一来 , "深藏功与名" 。 而且更绝的是什么 , 这座粮仓是来屯大豆的 。 大家应该知道 , 中国的大豆非常依赖进口 , 可是榨油和饲料又少不了这个粮食 。 不禁怀疑 , 中国不是高瞻远瞩 , 而是提前拿到了2020的剧本 。 粮仓建好了 , 粮食屯好了 。 时间早在粮农组发出预警前 , 就已经做得稳妥了 。 如今的气定神闲 , 不过是早有准备 。
这样多粮食放着 , 有人就会问 , 一段时间不吃会不会坏了 。 之前我国粮仓的仓房一般是运用生石灰等 , 达到密闭、防鼠、防虫的目的 。 有专家说:"一年下来损耗一成不说 , 味道也大打折扣 。 "这个问题 , 全世界共有 。 其他国家想的是 , 要不 , 咱少囤点粮食;中国想的是 , 我该怎么解决掉囤粮的弊端 。 以成都的粮仓为例 , 2013-2016年内先后安装了300台空调 , 目的显而易见 , 延缓粮食的变质 。 这还不够 , 黑科技都搞起来 , 什么"多用途保温密闭门" , 什么"粮仓通风道投药箱" , 什么"粮仓虫害检测报警装置" , 统统安排 。 粮食的损耗率牢牢控制在0.43%以内 , 品质宜存率100% 。 也就是说 , 坏粮基本忽略不计 , 粮食的口感得到了保障 , 不会有受潮的味道 。 我们可能对此知之甚少 , 但很多国家的专家都专门过来一看究竟 , 毕竟粮仓好建 , 玩出花样来就难了 。 为了让我们能吃上安全可口的储备粮 , 一看国家就是花了大心思大手笔的 。 进口补给给保存好了 , 家里的地也春耕在即 , 化肥得安排一波了 。 我们的耕地面积并不多 , 土壤肥力有限 , 要想增产 , 化肥是首选 。
要知道 , 根据世界粮农组判断 , 合理使用化肥后 , 增产效果可以达到40%-60% 。 我国农民一半的农资成本都在化肥上 。 为了粮食的产出可以供养更多人口 , 中国就自然成为化肥使用大国 , 一年总用量高达5900万余吨 。 可以说 ,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化肥 , 都在中国的土地里发挥作用 。 效果好 , 用量大 , 那么化肥的原材料就必须准备齐整了 。 这个时候 , 作为原材料之一的石油就成为农业刚需 。
前一阵子 , 石油价格暴跌25% 。 中国的84艘巨型油轮抛锚启航 , 向着抢购石油 , 出发了 。 1.84亿桶石油 , 满满当当 , 平平安安 , 被中国搬运回来了 。 回头去看 , 这些石油除了稳定国内的油价 , 还能为耕地的化肥提供助力 。 真是一举两得 。
我们又是修粮仓囤大豆 , 又是抢低价石油保障春耕 , 是不是我们粮食也不多了?不 , 我们到现在 , 还没动过囤着的粮食 。 未雨绸缪这件事 , 谁也拼不过中国 。 几年前 , 朱镕基总理曾说 , 即便在全国颗粒无收的情况下 , 我们的全部储备粮也能让我们吃2年 。 国际上粮食安全标准是每人每天1斤粮食 , 中国却达到了每人每天2.5斤粮食 , 并且仍在上涨 。 "吃 , 吃2倍的 。 "祖国妈妈你是把我们当猪养吗?
「中国」一场疫情让日本学者惊醒:绝不可与中国发生冲突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